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招大商 引外资 增添高邮经济发展新活力

2007-10-07 00:00:00    作者:石伟 杨 星/文    来源:今日高邮

从早春到盛夏,从春耕到秋收,2007年显得格外变幻莫测。股市、汇市、房市、国际形势风云激荡,周边地区发展格局万象更新。在“奋战三年、经济翻番,逼近百强、全面小康”的起点阶段,在争先进位的关键时期,高邮人不盲目乐观,不妄自菲薄,冷静思考,理智分析,科学谋划,上下求索,以鲜明的主人翁意识和开拓型思维方式承受时代之重,展开与周边地区和世界的沟通与对话。
 今年1月,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023万美元,同比增长51.8%;4月,投资9980万美元的木塑项目落户;6月,总投资1.5亿元物流园区项目签约;8月,首期投资1.5亿元的宇体LED项目正式奠基;9月,总投资20000万元的开发区汽车轮毂项目签订投资协议书……短短半年多时间,我市新引进项目167个。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响亮地提出,今年下半年,全市上下要以办好第四届中国邮文化节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争取到10月底全面完成今年全年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区域经济竞争的关键是集聚生产要素的竞争,追赶跨越发展的实质就是主动参与、积极出击,吸纳更多的生产要素
进入21世纪,高邮经济持续高增长,多个大项目落户,特别是前年我市迈上了“百十”平台,这一切都向世人昭示着:高邮迈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但是,高邮人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更清醒地意识到,要保持经济的持续高增长,让高邮这列快车越跑越快,必须继续把握住国际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转移加快的历史机遇,做好招商引资这篇大文章,多引项目,引好项目。
为了在强手如林的招商引资争夺战中抢得先机,我市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十一五”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努力打造适合大项目、大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着力做大做强十大产业集群分类包装,对产业链中的高端项目、节点项目、断档项目及提质扩产、更新换代等项目进行了重点包装,形成了重点项目简介,重点发展硅太阳能及新能源、电线电缆、灯具、生化医药、电动工具、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项目,增强区域优势产业的集聚度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认真分析国际、国内资本流向的特点,果断调整招商引资策略,强化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把引进新项目和促进原有项目增资扩产结合起来,到韩国、日本、深圳、北京、上海推介投资环境,到台资、日资企业调研,到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大企业的总部拜访,拓宽渠道,主动出击。
为了抢得大项目,取得大发展,新年伊始,各乡镇部门便按照年初出台的《2007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要点》要求,以破釜沉舟的魄力、以更加充沛的热情投入到招商行动上来,18个乡镇和开发区、鸭业园区纷纷增设办事处,派遣67名精兵强将充实驻外招商队伍,300多名副乡(局)级干部奔赴专职招商第一线。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高邮人敢拼敢抢;北京、上海、深圳,招商队伍南征北战……在实干中练兵,在对比中找差距,高邮从未像2007年这般热闹非凡,隔三岔五就有前来考察的客商,一拨拨步履匆匆的招商队伍令古城活力四射。
天道酬勤。今年上半年,全市就已经引进境外资金4462万美元,域外资金45.4亿元,市内民资24.1亿元,折合人民币73亿元,同比增长43.1%。实际平均每月到账(用款)12.2亿元。不过,外资、民资的突破也非一日之功,更不是偶然的运气。透过这些数字的表象,我们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高邮经济快速进位的脉搏节奏。如果我们的招商平台不是日趋坚实、招商队伍不是日趋精锐,如果我们的招商士气不是这般一如既往地高涨、信心不是如此坚定、方式不是如此灵活,如果没有近年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的推进,没有城市形象的巨变,没有经济实力的增强,我们就很难拥有今天的收获。
招商引资没有绝对优势,只有比较优势,惟有立足于本地的产业基础创造双赢空间,才能真正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随着资源集约利用和各地招商政策的趋同,优惠政策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正逐步下降,产业集聚优势已经成为吸引国际资本投向的主导力量。为此,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招商模式,从单纯依靠政策优惠逐步转向以产业招商为主,通过引进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项目,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提高引资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
细数今年签订的3000万以上的民资项目,或者5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可以发现几乎个个都与主导产业珠联璧合:电光源、宇体LED、太阳能电池、高压电极箔、顺大单晶硅及破方切片扩产、美锋照明等项目是围绕光伏产业的;雅鹿二期、圣罗兰制衣、蒙赛尔服饰等是进一步充实纺织服装产业的;西堤开发、汉文化旅游开发、时代广场等项目是文化旅游产业的一次深度开掘……无疑这些项目群的出现既彰显了高邮的特色产业蕴藏着的巨大潜能,也为下一步招商引资提供了更多可能。
这些极具后发优势项目群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2004年我市就已经将产业招商摆上了重要位置,一面积极对外宣传,搭建吸纳资本转移的平台,一面强化产业的延伸配套、产品的合作开发、资产的转让重组和项目的联合投资,鼓励志存高远的企业家们搞嫁接、合资。接连几届的中国高邮双黄鸭蛋节以及中国邮文化节上,特色行业实力壮大就已露端倪:一批签约及开工项目使电子、药业、电线电缆、灯具、服装、机械加工、绿色五业等行业后劲倍增,生机迸发;顺大单晶硅、美锋照明、宇体LED、海绵钛、波司登等多个项目明星的诞生,接连刷新了全市利用外资及民资的纪录,更令高邮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从又好又快到更好更快,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的高邮正向世人展示出向速度要效益、要发展的无限魅力
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指出,面对偏紧的宏观环境,对于高邮这样一个发展中地区而言,土地、资金的矛盾制约相对更多,发展的压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压力,改善民生的压力,社会稳定的压力,周边竞争的压力等多重压力相对更大。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央的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形势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对于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的新高邮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始终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加快发展不等于盲目蛮干,而是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光伏产业巨头顺大公司,从立项、验资、审批到拿到执照,到达产见效总共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而在一般情况下需要两年时间;投资5亿元的波司登项目从洽谈到签约直至破土动工、竣工投产,仅用半年多时间……全市上下无处不在努力加快工作节奏,加快发展步伐,因为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对于全国来讲是又好又快发展,而对于高邮来说则是更好更快发展。
大项目促进大发展。项目上马投产才是招商引资工作的最终目的。项目上马了,投资者才有效益,群众才能就业,政府才有税收,财政才会增长。今年,我市确定的工业重点项目97个,对这批项目,市委、市政府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研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督促检查,“把政府能办该办的事办好”,促进项目早进资、早建设、早投产。
在市委、市政府的带动和督促下,各乡镇各部门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力促项目建设投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都实行了轮流在外招商,做到一半力量在家搞好服务,另外一半力量在外开展招商。
开发区党委政府要求每个干部树立“人人都是招商主体”的观念,对项目建设、厂企建设专人跟进,为前来投资的客商提供一站式服务,对开工投产后的项目生产情况实行经常性联系,协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周巷镇坚持“我们的承诺就是投资者的信心”,推行一站式工作,实施一条龙服务,全程跟踪落实投资者咨询、洽谈、选址、立项、办证、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相关事宜;高邮镇对每个新引进的大项目,均安排1名镇领导负责跟踪落实,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的“保姆式”服务。
对高邮人的高效优质服务,投资者看在眼里,感激于心。姜洋是美锋公司的总经理。他曾经在高邮・上海投资环境说明会上向客商们讲过这么一句话:“公司不跑政府,不跑部门,但是,当有需要时,政府与有关部门就出现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