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3 00:00:00 作者:杨星 来源:今日高邮
12日上午,市长范天恩主持召开市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讨论研究全市交通工作等有关议题。
近年来,我市举全市之力强势推进交通建设,交通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2003年,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专门作出了《关于加快我市骨干公路建设的决议》。市政府围绕决议,制定了《关于加快全市骨干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努力打造“诚信交通”、“惠民交通”,实现了“131”目标(城区10分钟、多数乡镇30分钟、多数行政村1个小时到达高速公路),全市“七纵五横”公路网络基本建成。2003年以来,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入15.0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8倍,比“九五”期间翻了近三番(其中公路建设119184万元,桥梁6170万元,车站、码头、港口等交通设施24106万元),改变了过去路网碎、路况差、危桥多等落后窘迫的交通面貌。
会议听取了市交通部门负责人所作的有关近几年交通工作的情况汇报,并对今后五年交通工作作出部署。明年及今后五年,我市交通工作将实现由过去市内路网建设向干道建设转变;由过去道路建设为主向建设与管护并重转变;由过去陆路建设向陆路和水路同时建设转变。从我市实际出发,突出干线公路建设,重点建设S333(曹仪线)、S237(淮江线),实现对外交通快速化;围绕“六纵七横二连”建设目标,实现市、乡公路二级化;加大通村公路危桥改造力度,提高乡村公路通行能力;完善市域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全面提高市域交通的通畅水平。优化整合公路管理养护资源,建立健全建、管、养体制;加强运输市场管理,推进公路、水路、城市运输、农村运输、客运、货运、港口、码头等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努力实现交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会上,范天恩对我市交通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表示充分肯定,并就今后五年交通发展思路提出具体要求。他说,近几年,交通对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状况已得到根本性改善,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邮”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必然要求交通继续加快发展,以保持适度超前态势,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范天恩指出,高邮地处江苏中部,不沿江不靠海。高邮只有通过交通才能连接沿江;高邮只有通过交通才能引进更多资金;高邮只有通过交通才能解放思想,才能接轨沿江,融入沿江经济圈。为此,范天恩要求,全市上下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大力发展交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交通部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细化明年以及今后五年交通工程建设计划安排工作,明确职责,协同配合,排定各项任务和时间表,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程任务。同时,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努力克服资金“瓶颈”。职能部门还要坚持“建管养“并举,从健全机制入手,推进各项管理长效化、规范化,提高资金利用率。
会议还讨论通过了我市名校长、名教师评选奖励办法以及2008年度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
常务副市长黄为民,副市长杨学华、张少华、王正年、徐永宝、钱富强、乔国银参加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根生、市政协副主席姚美学应邀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