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04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邮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谋划高邮明年乃至未来三年的发展,11月28至29日,我市组织党政代表团赴与高邮人口、面积相近,区位条件相似,过去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相近的姜堰、海安、建湖考察。三县市的许多经验和做法给考察团全体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既感到县域经济竞争的压力,更感到肩负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将考察的收获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加快“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邮”的进程,《高邮信息》和“今日高邮”网站将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园区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报道外地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成功经验,取他人经济发展之经,创高邮小康建设之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
——我市党政代表团赴姜堰、海安、建湖考察侧记之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三县市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和做法是——
总量扩张,猛攻大项目,推进大招商
苏中苏北县市普遍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经济总量偏小是普遍现实。在坚持又好又快发展道路上,我们必须考虑加大投入、做大经济总量,这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落实富民优先战略、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镜头:海安今年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30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0个;招商引资连续4年实现“撑杆跳”,今年已到账外资3.5亿美元;工业快速扩张,今年可实现总产值1020亿元、亿元企业100家。星震宇集团海安工业园2005年开工建设,今年就可销售20至30亿元,去年又投资3600万美元建设星震宇数码科技园,预计“十一五”期末将形成百亿大型数码电子产品生产基地。
一连串令人振奋的发展成果,得益于扎实有力的推进措施。海安县委书记章树山有很多“名言”让考察团成员记忆犹新。“县域经济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也谈不上实现小康”,“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是扩张经济总量的最有效的形式”,“千军万马攻大项目,千辛万苦跑大项目,千方百计上大项目”,“项目考查就去数工地上的塔吊”,“招商引资硬碰硬,一月一签约,一季一点评,半年一小结,四套班子人人有任务、有考核”……
感悟:黄为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近年高邮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对照周边发展的态势,对照省市有关工作要求,存在的差距不容忽视,发展的压力十分巨大,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新的发展阶段的工作目标必须高起点、高定位、高追求。
项目建设对于增强地方财力、对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尤为重要、尤为迫切。我们目前的项目建设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项目的数量、项目的推进速度、建设的规模和层次等与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必须下大力气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杨向东(市经贸局长):海安的实践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性,政策引导、体制机制创新、动真碰硬也能释放生产力。高邮这几年发展工业经济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经验办法,通过不断学习、取长补短,相信不久的将来,高邮完全可以迎头赶上。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