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5 00:00:00 作者:本记 来源:今日高邮
——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解读
辉煌五年
数字永远最具说服力,让我们透过一组组数据来共同感悟本届政府辉煌的五年,五年来我市各项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协调增长,区域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等称号——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48.5亿元,比2002年增加87.3亿元,年均增长19.4%;财政总收入预计实现17.43亿元,是2002年的4倍,年均增长32.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48亿元,比2002年增加4.37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31.2%。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30:35:35调整为19:50: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6.95亿元,年均增长37.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4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民储蓄分别达到6140元和88.9亿元,比2002年分别增加2412元和45.67亿元。
经济发展健康快速
工业增加值比2002年增加44.86亿元,年均增长2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9家,比2002年增加299家,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2家、亿元以上企业50家。成功举办三届中国邮文化节、两届中国双黄鸭蛋节及首届中国羽绒服装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协议注册外资、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分别比2002年增加1.47亿美元、4788万美元,年均增长分别为55.7%、37.7%;新增民营注册资本比2002年增加29.1亿元,年均增长55.8%。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依法关闭、取缔23个重点污染企业和项目。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大力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每年推出城建十大工程,总投资53.25亿元,城区面积由16.8平方公里扩展到39.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13万人增加到19万人,人均绿化面积比2002年增加1.8平方米。认真贯彻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加快全市骨干公路建设的决议,加强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入15.05亿元,建成各级公路1498公里,“七纵五横”骨干公路网络基本建成,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更加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得到加强,抗击非典和禽流感取得胜利。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1万人。高度重视低保工作,向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3437万元。对全市21所敬老院进行了改扩建,改造农村特困户草危房1020间。公众治安满意度保持在98%左右。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