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7 00:00:00 作者:佚名 来源:今日高邮
——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发言摘登
做特做大做强城南经济新区 打造高邮城南新形象
潘建奇代表
作为一名新当选的市人大代表,在感到无上光荣的同时,更感受到肩负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将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同时结合本职工作,带领新区上下一班人全力做特做大做强城南经济新区,打造高邮城南新形象,坚决不辱使命和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今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从打造高邮城区南部板块这一大的战略决策出发,赋予鸭业园区“城南经济新区”的新定位。这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园区几年来工作的肯定和未来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为新区提供了更高、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城南经济新区”这一新的定位也给园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
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鸭业园区作为城南新区,要重视和加强新区建设,致力于弘扬地方特色,加快发展禽蛋加工、水产品加工等水产水禽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品牌食品制造企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工业项目,推进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建设,打造高邮城南新形象。我们将准确认识、全面把握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城南经济新区”这一新的定位,按照市委九届五次全会和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在谋划自身发展中努力做到跳出园区看园区,跳出园区干新区、兴新区;将在板块经济这一大的发展趋势下,形成自身特色,重点是做好新区规划,并大力加快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投入,体现高邮城南新形象,将城南经济新区打造成具有现代气息的高邮南大门。 慧梅 整理
围绕工业强市目标 促进更好更快发展
杨向东代表
通过学习市长范天恩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觉受益匪浅。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同时作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我对报告中工业经济方面的内容有着更深的感触。《报告》中工业经济方面的内容客观、明确、科学。
“客观”。《报告》首先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过去五年工业经济所取得的成绩,总结了工作体会,也客观地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既鼓舞士气,又催人奋进。可以说,近年我市工业第一方略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这既是对工业战线上广大同志的重视和肯定,更是一种责任和压力。五年来,我市工业在民营化的基础上,外向化程度积极攀升;在集群化的基础上,特色化水平明显提升;在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高新化势头不断跃升。
“明确”。《报告》明确地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要求,特别对2008年的主要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这既体现出市政府目标任务制定的前瞻性和引导性,也体现出政府工作的平稳性和连续性,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工业方面,市政府将突出工业强市,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提升产业水平,突破重大项目,强化招商引资,这就为我们经贸部门明确了工作目标,指明了工作方向。
“科学”。《报告》提出了“全面追赶、整体推进、局部跨越”的新一轮战略任务,目标清晰合理,提法严谨科学。
今后工作中围绕工业强市目标,促进工业更好更快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引导监控。加强对全市工业运行监控与指导,增强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预见性;分阶段编制和组织实施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工业经济的正常运行。要进一步抓好项目建设。继续瞄准大项目、大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包装、高强度运作,以项目优化经济结构,以项目集聚生产要素,以项目打造优势产业。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制定扶持企业发展的措施,引导和促进重点企业的发展,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继续开展多形式的“服务厂商行”等系列活动,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要以“技术创新、品牌创建、素质创优”为动力,以“重要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为抓手,以“打通产业链、主攻关键点、形成基地化”为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探索具有高邮特色的工业发展之路。要加快发展电线电缆、电动工具、灯具、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要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要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农副食品、箱包鞋、化工四大传统产业。实行集约化布局、差别化竞争,实现工业发展动力由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发展,发展取向由外延扩张转向提升层次。通过工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推进我市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为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新高邮打下坚实的基础。 陆业斌 整理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