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4 00:00:00 作者:任仁 文 来源:今日高邮
——访高邮籍省“十佳女杰”、扬州市公安局法医沈高芳
扬州这座美丽的城市历史悠久,有着许多古老的街巷。当今一所极具现代化高科技含量的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DNA实验室,就坐落在扬州城中某条古老而又散发着勃勃生机的街巷里。这个令罪犯闻风丧胆、让刑警如虎添翼的DNA实验室负责人、扬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教导员、女法医沈高芳,就是咱高邮老乡。
不久前,沈高芳被授予“第五届江苏省十佳女杰”荣誉称号。沈高芳1994年从皖南医学院法医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扬州市公安局工作。这些年来,她获得的国家和省级荣誉有许多:2002年被江苏省公安厅授予“省人民满意警察”荣誉称号;2006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评为“平安江苏”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一等功,获“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省平安卫士”光荣称号和首届江苏省“十佳公安女警官”荣誉称号。她还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
日前,记者慕名赴扬州采访沈高芳。她说:“接受过无数新闻媒体的采访,今天第一次与家乡新闻界的朋友打交道,感到很亲切很温馨。”
沈高芳是卸甲镇一平村人,她的高中生涯是在一沟中学度过的。读高二时,沈高芳担任了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当时的她有点缺乏自信,可是老师、同学们都鼓励她:你一定能当好学生会主席的,就凭你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就是全体同学学习的榜样。
1989年高考录取人数骤减,但就是在那一年,沈高芳不仅考取了,而且考取的还是本科。老师、同学和亲朋好友都为她感到骄傲!
那一年,也是皖南医学院第一次招收女法医学员,而且在我省仅招两名,沈高芳有幸成为其中之一。沈高芳告诉记者,法医学虽然与临床医学所学课程大同小异,但对学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学校里有条规定,凡是法医学员在校学习期间,身心不能承受的,可以转学临床医学。沈高芳那班有7名女同学,现在还坚守在法医岗位上的只有3人。
沈高芳临毕业前在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实习。沈高芳说,她属于闲不住的人。实习期间与在校学习相比,可以接触到许许多多、形形式式具体实在的案例,她学习的劲头比在学校里更足。实习期满时,省公安厅、南京市公安局等许多部门单位和母校都希望她去工作。但沈高芳想回到家乡高邮工作,可是那时县级公安部门还不具备留用法医的条件,于是她就被分配到扬州市公安局,成为扬州地区第一名女法医,迄今为止她仍是惟一的女法医。
沈高芳工作10多年来,受理检验各类刑事案件2774起,无一差错。运用DNA技术手段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368名,破案418起。特别是在全国侦破命案专项行动中,屡建战功。她让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案件峰回路转,让一起起疑难复杂案件绝处逢生。
现在,记者向读者介绍几起由沈高芳在实验室里侦破的案件。
2003年10月9日,在邗江区杨庙境内的稻田里,发现一具赤裸的无名女尸,受害者被强暴后惨遭杀害。由于这起案件个体特殊、地点隐蔽、线索无源,致使侦破工作难以进展。
沈高芳在案发现场认真仔细地采集生物检材带回DNA实验室。13日,距案发时已是第5天,这天凌晨,一个可疑样本数据终于出现。沈高芳极力压抑住自己兴奋的中枢神经。她说,虽然DNA检测准确率几近100%,但终究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于是她又重复一遍实验,结果一样。她果断地拨通专案指挥部电话。指挥部立刻组织警力,将一名在砖瓦工厂做工并准备于是日中午逃离的山东籍犯罪嫌疑人王某抓捕归案。
2005年4月,邵伯湖水面上漂浮着一只蛇皮袋,袋内有多块被肢解的无头尸块。案发时间地点都不明确,加之尸块高度腐败,死者身份无法确认,破案工作一度进入“死胡同”。沈高芳对从现场提取的微量物证变换条件反复检验,连续工作两天两夜,终于鉴定出犯罪嫌疑人的基因型,使案件成功告破。
沈高芳还对发生在我市三垛、车逻等地的凶杀案件的顺利侦破,发挥过决定性的作用,为扬州取得99.3%命案破案率的突出成绩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沈高芳现在是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皖南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副主任法医师。她撰写的《浅谈唾液血型中“H”物质的变化》等15篇专业论文发表在国家、省级重点刊物上,得到全国法医同行的高度关注。
沈高芳全身心地扑在这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上,她平均每个工作日工作在12个小时以上,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她每年回家乡的时间很少很短,但每次回高邮见到家乡可喜的变化,心中都充满无限的喜悦。
沈高芳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犯罪手段也在不断升级,因此,作为一名为侦破案件提供科学技术支撑的法医,不可不努力工作,不可不用心工作。”
沈高芳用无悔的青春和无私的奉献,践行了一名人民警察对党、对人民、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