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4 00:00:00 作者:孙晓宝 韩粉琴 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 邮
溱湖旅游:一张精致的名片
姜堰有三大品牌:五金产业、生态农业和旅游业。“溱潼会船甲天下”,到姜堰而不到溱潼景区等于没到姜堰,溱潼风景区已成为姜堰一张最为闪亮的 “名片”。
14日下午,采访团走进溱湖风景区,只见停车场上停放着数百辆大巴、小轿车,显示了景区的旺盛人气。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钱存金说:去年景区接待游客达25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3.5亿元。
从“一天会船”到“四季旅游
旅游产业是姜堰市的一个新兴产业。直到本世纪初,姜堰的旅游产业还是一张“白纸”。
“溱潼会船甲天下”,那“会船”是什么?随行的姜堰宣传部同志告诉采访团,就是篙船、划船、花船、贡船等多个赛船运动的集中展演,原来是当地群众自娱自乐的一项民俗活动,有着近千年历史,在每年清明后搞一天表演。溱湖及周边也是里下河地区常见的沟塘洼地。
姜堰人以 “会船”和“湿地”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与众不同的特色资源牌。从本世纪初开始, “天下会船数溱潼,溱潼会船甲天下”在全国叫响了,溱湖会船与云南泼水节等一起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十大民俗节庆活动”,溱湖湿地成功申报全国第二家、江苏省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几年来,姜堰市先后投入旅游建设资金6.4亿元,建成溱湖景观生态林、湿地森林公园、湿地植物精品园、农家乐园、麋鹿故乡园、珍禽园等体现水乡湿地个性的景点,开通了湿地风光水上游览线,形成以溱湖为主体的水环境景区,以麋鹿故乡园为核心的湿地生态景区,以溱潼会船节为品牌的湿地人文景观,打造出一个设施齐全、体系完整的湿地旅游新亮点……如今,溱湖风景区一举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我们前去参观的当天,只见溱湖风景区内游客络绎不绝。珍禽园、军体乐园、水上乐园、湿地探险、古农具展示厅、鸬鹚捕鱼……让前去的游客都能找到兴奋点、新鲜看点。
钱存金说:“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景区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现在溱湖风景区已经从当年建设局下属的度假村升格为副处级单位。景区还将不断加大投入,扩大景点建设和完善配套设施,不断创新经营和管理,扩大市场份额。”
从“一湖游”到旅游品牌的多向延伸
如果仅是一个溱湖风景区,游客至多只能停留一日,而现在姜堰二日游是满满当当、实实在在。姜堰人在“湿地、会船”两块金字招牌的基础上,不断放大一系列核心品牌的效应。
溱湖风景区北侧的溱潼镇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镇,小镇四面环水,2万多平米的明清建筑群保存完好,有1000年的老槐树、800年的万朵古山茶、400年的黄杨、200年的木槿等古树名木。溱潼镇投入3500万元,恢复修建了院士旧居、绿院垂槐、民俗风情馆、水龙局、民间契约馆等景观,让溱潼“茶花之王”与云南丽江茶花王结为“姐妹花”,与台湾草山红山茶喜结“团圆树”。毗邻溱湖的沈高镇河横村,是联合国命名的“生态环境全球500佳”,村里近年来开发了百年牡丹观赏、千亩油菜花观光、循环经济园等农业旅游项目。溱湖景区周边的沈马线、溱湖大道、农溱线也主动接受景区辐射,大搞生态观光农业板块。
会船节、湿地文化节、溱潼茶花节、河横菜花节、“溱湖八鲜”美食节等层出不穷的节庆主题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溱湖旅游的名气、聚焦了人气,增加了财气。据钱存金介绍,近年每年都有1000多名上海游客来姜堰过年,乘画舫观生态美景,吃“八鲜”年夜饭,一处处新兴的姜堰“农家乐”,正成为都市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生态旅游,美了乡村还富了口袋,无数姜堰百姓搭上旅游快车走上致富路。在溱潼老镇上,记者随意采访了一手工制售鱼饼鱼园店的老板。店主孙震荣夫妇今年都已经60出头,老俩口高兴地说,“鱼饼店每天少则能卖100来斤,到了旺季每天能卖1吨多,有游客来买,有超市来购,年收入10万块。”据当地干部介绍,溱湖及周边农户现在几乎没人外出打工了,围绕旅游搞三产服务,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家庭比比皆是。
从“引游客”到“引资本”
以游为媒,以游会友,旅游业为姜堰市招商引资搭起新平台。
经会船节牵线,总投资18亿元的华东五金城落户姜堰,成为国内最大的五金交易市场之一,目前每年举办的国际五金机电博览会,一跃成为国内五金机电行业的三大品牌展会之一。
冲着溱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和溱潼会船节的旅游资源,全国闻名的深圳华侨城集团也慕名前来,与姜堰签订湿地旅游项目合作开发协议,利用溱湖的生态资源和湿地温泉,总投资20亿元、总占地3600亩,建设里下河民俗风情园和高档休闲会所等。这是华侨城集团首次在县级市投资开发的大型旅游项目,该项目计划在5年内,把溱湖风景区建成泰州后花园、苏中旅游胜地和长三角国际度假中心。
记者在现场看到,华侨城一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溱湖景区外一座座高层建筑正在崛起,沿线数十台挖掘机正有条不紊地工作……华侨城与溱湖风景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姜堰旅游业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