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百姓心中的好民警――王成

2009-03-31 00:00:00    作者:凤松 维华 晓莉 文/摄    来源:今日高 邮

人物档案:王成,男, 1978年参加工作,1987年9月从事公安工作,现任郭集镇派出所政治教导员、王成警务室社区民警。从警20年来,王成先后被评为“全国公安战线抗洪先进个人”、“全省抗洪救灾爱民模范”、“江苏省人民满意警察”、“扬州市优秀社区民警”等荣誉,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近期,全市上下掀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市委书记陈扬在3月14日市委召开的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和3月21日召开的全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题报告会上分别指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的迫切需要,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发展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观念,要把依靠群众、发扬民主贯穿始终,把领导带头、典型示范贯穿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有这么一位民警,从警20年来,他扎根农村、坚守岗位;主动关心辖区居民、心系困难群众、热心资助孤儿上学;他自购血压仪,专门学习医疗技能,义务为辖区居民测量血压。他就是郭集派出所政治教导员、“王成警务室”社区民警——王成。目前,他被我市作为“科学发展在扬州”先进典型(个人)之一上报扬州。

用无私奉献的心   温暖特困群众

24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郭集镇北侧毛港村的郭集派出所王成警务室,这是2003年以王成姓名命名,也是我省第一家以民警姓名命名的警务室。该警务室在2006年被省公安厅确定为“江苏省农村警务室示范点”。

一走进警务室,就看见墙上的八个红色大字——“公正执法、热情服务”,还有满墙村民送来的锦旗。此时的王成正在警务室里给村民们测量血压,得知记者是来采访王成时,村民们顿时热闹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约而同地叙述着王成所做过的好人好事。

张红海与“大哥哥”王成

村民陈德朝说:“王教导员真是一位大好人、一名好民警,我们村大部分人都得到过他的帮助。原本毛港村有一个医务室,后来医务室迁至别村,大家想要量量血压很不方便,王成得知后,把这件事放到了心上,没过几天便买来了血压器和听声器,还专门去学习,免费为我们测量血压,我们都非常感动,我一般半个月左右就会来测一次血压,每次来,他都非常热心。”

说到王成助人为乐、帮扶特困群众的事,还要从1991年开始说起,他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战线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个人,获得3000元奖金;被省公安厅授予“抗洪抢险爱民模范”称号,获得500元奖金,他把这3500元全部捐给了受灾群众。

家住高邮镇大桥村(原湖滨朝湾村)的老人刘宏英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得到王成的帮助。那时的王成刚参加工作不久,是原湖滨派出所的一名合同制民警,一次在挨家察看了解洪涝灾害受灾户受灾情况时,发现刘宏英孤零零的一个人生活,还患有帕金森综合症,双手抖得厉害。后经王成了解,老人领养的儿子去世后,媳妇、孙子对她不闻不问。从那时候起,当时月薪也只有几百元的王成便主动担起了赡养老人的义务,从1992年开始,他每月都定期给老人送米、送油,还不定期给老人送去零用钱。老人70岁时,王成还与同事们做好饭菜、买好生日蛋糕去老人家一起帮老人做寿。王成的善举使老人的媳妇、孙子有了醒悟,主动把老人接去与他们一起同住。从1992年开始一直到2004年刘宏英老人因病去世,在这12年的时间里,王成对老人的照顾无微不至,不是亲生儿胜是亲生儿的做法在当地传为了佳话。

家住郭集镇孙巷村的葛安一家一提起王成更是感激不已。他的妻子张宗碧说:“3月10日,葛安因交通事故需要动手术,医院要求缴纳5000元的手术费用,否则不给手术,当时我身上只带了1000元,情急之下就给王成打了电话,王成跟我说不要着急,等他的消息,没过多久,医院的工作人员通知我先交1000元办理住院手续,葛安也进行了手术。”记者问:“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为什么第一个想到的是王成呢?”张宗碧说:“王成就像亲人一样,一直以来他都帮助着我们,如果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原来早在2002年,王成与葛安一家结对。那年因为有人举报葛安私藏枪支,王成去他家收缴私藏枪支时发现,葛安一家五口仅靠他一人种田和打猎维持生活,在收缴了他的枪支后,王成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此后每到开学之际,王成都为葛安的两个女儿送去上学的费用,逢年过节也都上门慰问,送衣送物,这一帮就是7年。

“王成大哥就像亲哥哥一样经常帮助我家,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感激他。”采访过程中,家住毛港村先锋组的张红海流着眼泪说。张红海因为长期患病,不能干重体力活,招婿回来的丈夫也因感情不和和她离了婚,儿子张智今年才9岁,在郭集中心小学读二年级,全家仅靠70多岁的老母亲种田为生。去年,王成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与学校的校长王勇反映情况,学校得知此情况后,主动免去张智的学杂费,学校老师还纷纷为张智捐款。同时,王成还自己掏钱帮张智交牛奶费和保险费,在今年过年时,他还自掏腰包去张红海家中慰问,送米、送油以及压岁钱。

王成看望刚出院的葛安

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只要谁家有困难,王成只要知道都会主动去帮助他们。近20年来,王成共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1户,捐款捐物达4万多元。仅近两年,王成就帮助辖区内近10名残疾人就业。

其实,王成家境并不算富裕,妻子在市区一家公司工作,女儿刚刚毕业不久,前些年父亲患病花去数万元医疗费,家中还有老母亲需要赡养。多年来,王成没有一件像样的便装,平时偶尔买衣服也都在百元左右,身上惟一的“奢侈品”是手机,还是去年女儿实在看不下去帮他换掉的。王成说:“我觉得穿着一身警服比穿什么都亮堂,作为一名民警,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是我份内的事情。”

用无私大爱的心   帮助失足青年“重生”

在“王成警务室”外,记者看见宣传黑板上写着:“一劝君来莫赌博,输钱败家终落魄;纵然家有财万贯,难填赌博无底窑。二劝君来莫偷盗,不义之财休去要;自古伸手必被捉,从来违法无处逃……”,这是王成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写成的《十劝歌》,如今,这首朗朗上口、内涵丰富的歌曲在郭集镇广为流传,成为对群众进行法制宣传的生动教材。

工作中的王成

“作为一名民警,不仅要帮助遵纪守法的群众排忧解难,更要对失足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予以教育帮助,帮助他们找准人生的坐标。”王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活得踏实,能有今天,多亏了王教导员的帮助啊!”双岗村的村民许某一见到记者便这样说。许某因犯抢劫罪被判过刑,在服刑中,老婆与他离了婚,2003年刑满释放的他回到家中无所事事,便每天泡在麻将桌上,王成发现后,帮他在镇上一家灯具厂找到了工作,在厂里他学会了电焊工手艺,每月至少能挣到1000多元。通过这几年的努力,许某不仅翻盖了新房,添置了家用电器,目前还有了一位正在相处的女朋友。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的生活、工作都非常好,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

家住毛港村的曹某经常小偷小摸,多次被公安机关处理,2005年,他因偷树再次被拘留。期满后,王成将他列为重点帮教对象,并帮他找了一份工作。在一次工作中,曹某因不慎,被砸断两根右手指,厂方认为是他自己操作不当,仅替他付了医疗费用,拒绝赔偿其他费用,王成多次找到工厂负责人协商,厂方最终作了赔偿。在王成的教育帮助下,曹某渐渐走上了正道,他的家人逢人就讲,是派出所王教导员救了他们的孩子。

郭集中心小学一名学生,11岁时就染上好逸恶劳的毛病,常常偷别人的东西,群众反映也很强烈。王成知道后,经常到他家与他谈心,并和这个11岁的少年成了忘年交,引导他健康成长,如今这名学生有了很大的改变,群众对他的态度也彻底改变了。

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王成所分管的辖区范围内有过劣迹的,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

用责任之心  构建和谐社区

在郭集镇,只要一提起“王成警务室”,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提起王成,只要熟悉他的村民们更是赞不绝口,“有什么问题就找王教导员”也成为当地村民的一句口头语。在王成的办公桌上,记者看见除了一些摆放整齐的资料外,还有两本维稳工作日志簿和每周工作登记簿,记者翻阅了一下,每本簿上都详细地记录着警务室每天的工作内容和每周的工作情况及下周的工作计划。

工作中的王成

在农村,各类的矛盾纠纷起因往往都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些矛盾纠纷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闹到邻里形同陌生人,兄弟反目成仇,进而影响农村稳定。为此,只要一遇到这类问题,王成都会一一上门了解情况,做当事人的工作,疏导化解矛盾。

2003年6月,孙巷村一对亲兄弟为琐事打架,兄弟、妯娌打成一团,经村委会调解后平息了一段时间,可好景不长,当年腊月二十八,嫂嫂将水泼到小叔子家并赖着不走,王成苦口婆心将她劝说回家。第二天已是除夕,王成顾不上家中事多,将兄弟二人喊到办公室,给他们递上茶水后耐心开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兄弟二人消除芥蒂,两家重归于好。

近年来,王成每年调处各类民事纠纷近百起,调处成功率达100%;6年来,王成所分管的辖区内无一起民转刑案件。同时,王成在平安辖区创建过程中,以开展企事业单位“创安”活动和法制宣传教育为切入点,主动加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灭各类安全隐患,几年来,辖区未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交通和生产责任事故。

王成还担任郭集中学、中心小学的法制副校长,但绝不是挂个名、做个形式。自2006年以来,除外出开会或出警外,每天下午4点半,王成都坚持来到学校门前,疏导交通,护送学生过马路,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王成还充分利用学校开学典礼、家长会、运动会等有利时机,举办“力行十戒、预防犯罪”、“珍惜生命、注意安全”等专题讲座。平时,他还制作法制宣传戗牌,编印“平安创建十劝歌”,绘制防盗、防骗宣传漫画,深入工厂、田间地头和菜市场,宣传法律法规,介绍治安形势,指导安全防范。

根据不断变化的治安形势,王成还在毛港、孙巷、邵庄3个村组建了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40人参加的治安自愿者队伍,他们白天戴着袖章,巡逻在村头巷尾,自觉履行护村护庄的义务。自从有了这一支队伍后,辖区内发生的盗窃案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