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引领科学发展的一面镜子

2009-05-13 00:00:00    作者:徐金鹏    来源:今日高 邮

——杭集镇参观考察纪行

日前,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先行镇,郭集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一行13人,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春晓带领下,考察和学习邗江区杭集镇社会经济发展成功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查找问题。

工业产品集聚度高,人口面积相当,地域政策优势差别不大是郭集镇与杭集镇的共同特点。杭集镇是“中国牙刷之都、酒店日用品之都”,近年来,杭集镇经济发展势头增猛,2008年工业产值146亿元,GDP29.57亿元,财政收入2.8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28万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我市郭集镇,被称为“扬州第一镇”。“党委、政府如何促进产业结构提升?如何服务企业,引领科学发展?”带着这样的问题,考察团一行走进杭集一探究竟。

杭集人经商意识强,善于抓机遇。杭集人做牙刷自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80多年,具有传统的历史渊源,从“提篮小卖”和“行走江湖”,从自产自销到规模生产,产业的发展和集聚经历了一个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做企业无法做到的,又是企业想做的。”这是杭集镇党委书记王长权考虑的重点。“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如果政府建立一家产品检测中心,一定能受到企业的欢迎”,沿着这样的思路,杭集镇党委、政府积极努力和争取,不向企业摊派一分钱,全心、全意、全力为企业服务,不惜投入1500万元,划拨15亩土地,建设国家洗漱用品检测中心,这也是全国惟一一个设在乡镇的国家级产品检测中心。该中心的设立不仅为企业产品质量提供可靠保证,降低企业投入和检测成本,而且为杭集镇树立了一块金字招牌,为吸引全世界相关产业集聚和招商引资创造了无形资产。世界500强高露洁三笑有限公司、全国著名酒店用品生产龙头企业两面针(扬州)酒店用品有限公司、欧盟最大的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安泰士公司等大批专业生产企业落户杭集。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洗漱用品检测中心投入使用后,全国的洗漱用品都要到这里来检测,外国的洗漱用品要进入中国市场也必须先到这里通过质量检测,这意味着杭集掌握洗漱用品行业产品质量最新动态,必将为杭集镇众多企业为制定洗漱用品国家标准和产品定价赢得更多和优先‘话语权’”。

同时,利用洗漱用品检测中心挂牌成立之机,由检测中心出面邀请全国乃至世界知名企业、酒店来杭集召开座谈会,政府承担会议服务与后勤保障,举办产品展览、展示会。这样有几个好处:一是鉴于检测中心的权威性,全国各企业、酒店派出的都是具有重要地位的领导层;二是当地企业既可以宣传展示产品,同时改变了过去上门“求销路”的格局;三是提高了杭集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此“一举三得”,企业没有不欢迎、感激政府的道理。

建立企业协会,帮助企业抱团发展,也是党委政府为企业引路、发展服务的主要形式。“紧跟市场是企业的事,引导市场是政府的事”,王长仪介绍说,“随着牙刷企业的增量发展,要保持好企业发展的良好秩序和运行质态,避免恶性竞争,政府需要加强引导、协调,这也是企业个体想做而不能做到的。”政府帮助企业建立了协会组织,在企业协会的协调下,杭集镇工业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培育壮大了中国民企500强江苏三笑集团、江苏琼花集团及五爱刷业、明星牙刷等一批骨干企业。

为了做大做强杭集“牙刷之都”和“酒店日用品之都”的品牌,杭集采取步步为营、环环紧扣的战略思维,分四步组织大招商、招大商:依托现有企业营销人员,开展代理服务,做知名企业品牌;利用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和资源,进行贴牌生产,“借鸡下蛋”;帮助加工,吸引外资企业产品在杭集镇加工生产;注资入户,从代理到贴牌再到加工,形成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和依赖机制。一方面杭集积极给予知名企业注资入户各项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知名企业对杭集牙刷集散中心的功能作用充分认识,独立投资设立品牌分支机构企业水到渠成。2007年,杭集镇引进内、外资项目138个,总投资45亿元,集聚了以世界500强美国高露洁公司和琼花高科、两面针股份、山鹰纸业等三家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优势项目。2008年,两面针(扬州)酒店用品有限公司再次征地230亩,扩大投资规模。

服务大企业、知名企业的同时,更重关心本地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杭集镇党委、政府认为,组建担保公司为本地中小企业“输血”是发展壮大之本。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和运用金融政策,成立首家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实行会员制,会员企业在急需资金周转时可获得四倍可认可额度的银行贷款担保,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在贯彻节约用地政策的前提下,以大企业为载体,包装大项目,获得相关手续,政府负责拆迁、统一规划,统一路面、管、网、绿化等建设,再通过化整为零的办法,供应中小企业使用,实现了节约土地和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双赢”。招才引智、“民企二代”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和持续发展,杭集党委、政府始终站在产业发展的最前沿,落实就业培训,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使企业真正体会党委、政府在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信息沟通、平安建设等方面提供的贴身式、保姆式服务。

以工补农,工业反哺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杭集镇集镇人口大约5000人,村组接近30000人,实现乡镇软实力的提升关键在农村。自2008年起,五年内,杭集镇将集中6000万元打造人居环境优美和谐的新农村,实现“路不露天”,村村有休闲场所。2008年,杭集镇专门组织100多名村组群众代表赴苏南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和综合环境整治,大家回来后都感到受益匪浅。通过群众宣传群众,通过群众发动群众,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热情高涨了,环境整治群众受益、群众拥护、群众高兴,杭集镇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