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7 00:00:00 作者:杨星 来源:今日高 邮
22日上午,记者一走进千佛庵巷,就见许多市民围着几个正在搅拌混凝土的施工人员,有的给他们递茶,有的给他们倒水,有的还送来了切好的西瓜和自家熬的绿豆汤……一位叫圣文勤的大嫂告诉记者,这几天天气炎热,这些施工人员每天早晨六点就开始工作,一直要干到晚上六点,中午都不休息,非常辛苦,特别是在这样的高温下作业,实在让人心疼。周围的邻居都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毕竟工人们是为了帮他们改善生活环境。
一谈起今年改造建设的新硬化水泥巷道,大家都非常开心,个个抢着夸政府及建设部门为民办了件实实在在的好事,方便了大家出行。一位姓马的居民说,以前的巷道不但路面坑坑洼洼,排水也十分不畅,周边杂草丛生,环境很差,走上平坦的巷道一直是千佛庵巷居民的梦想,现在美梦成真了。说着说着,兴奋的马先生把记者带到这条大巷子中改造过的每条小巷,让记者分享他们的喜悦。在场的张大爷也感慨地说,工人们真是不简单,需要改造的巷子有长有短。尤其是他们这里的短巷子,大型机械进不去,全得靠手工操作。看着工人们顶着烈日,用小铁斗车一趟趟运送沙石子,他们真有点过意不去。
连续多年的城建十大工程,已经使高邮城有了漂亮的广场和宽阔的大路,但一些后街后巷仍然是要么路灯不亮,要么道路难行,或是垃圾乱堆,或是污水横流。与前些年只重视城市表面的美化不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小街小巷改造上,并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程来抓,每年都投入数百万元,图的就是给居民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了实施好后街后巷维护改造建设这个民心工程,市建设部门每年年底都深入社区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群众实际困难。按照先难后易、先重后轻、先急后缓、逐步实施的原则,建设部门今年计划实施21个后街后巷维护工程,其中既有群众出行急需的“雪中送炭”工程,也有美化街道的“锦上添花”工程。目前,建设部门已实施了德胜桥、焦家巷、水上新村、运粮巷等21项百十条后街后巷的维修与建设工程。
市建设局市政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感慨地说:“后街后巷维护改造建设深得人心,许多居民自发敲锣打鼓、鸣放鞭炮、送锦旗,感谢政府。只要居民对改造后的工程满意就行了,我们不管吃多大的苦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