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6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文/摄 来源:今日高 邮
联合的力量是无穷的,此次政产学研上海行再次证明了这点。25日,扬州市副市长、高邮市委书记陈扬,市长夏正祥又率我市20多名电线电缆行业的企业家走进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寻求技术、知识、人才的联合。市领导刘春晓、王正年、汤学仁、王薇参加活动。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对我市此次政产学研上海行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热情洋溢地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可产生出1+1>2的倍增效应,高邮市委、市政府为企业做了一件极其有意义的好事。
令人欣喜的是,此次政产学研上海行实现了更多、更新的联合。除了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联合,还实现了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联合。复旦电光源研究所与郭集镇签订了《共建照明灯具技术服务平台的协议》,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与江苏顺大半导体有限公司签订了《聘请戴宁担任技术顾问的协议》,华东师范大学与市委党校签订了《关于合作开展网络教育的协议》,上海电缆研究所与赛德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哪一种联合,必将实现1+1>2的倍增效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天华东师范大学与我市党校签订的《关于合作开展网络教育的协议》,这个协议的签订意味着明年春节后高邮人将通过网络享受到华师大的优质教育资源。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姚正安兴奋地说,华东师范大学网络学院与我市签订的开展网络教育的协议,这并不是单纯的联合办学,是更高层次的智力联合。我们除了将开设专科、本科班以外,还将面向企业开设研究生班,为企业提供所急需的高级人才,实现企业从引进人才向自主培养人才的质的转变,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值得欣慰的是,高校、院所与我市电线电缆企业的联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此次的上海之行又为他们搭建了一个更高端的平台。一向很低调的曙光电缆公司董事长郑连元谈及“联合”时津津乐道,他深有感触地说,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的联合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制胜“法宝”。曙光和上海电缆研究所有着多年的紧密合作,曙光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上海电缆研究所全方位的技术支撑。目前公司500KV超高压电缆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上海电缆所的专家则全程坐镇指挥,为7月的顺利试运行提供坚强的保证。赛德公司与上海电缆所也是多年的合作伙伴,此次又签订合作协议,主要致力于为开发轨道交通电缆提供技术支持。公司董事长戴顺民表示,此次与上海电缆研究所的联合,实现了从单向合作向全面合作的转变,我们通过联合把院所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投放到市场,能创造出超乎想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