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打造 “中国LED产业基地”

2009-07-14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 邮

——“十城万盏”推介活动侧记之四

上世纪90年代,白色发光二极管的问世,使得半导体照明成为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国家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及今年启动的“十城万盏”试点工程,标志着我国LED产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据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发电量达7.2万亿度,照明用电量约3000亿度,相当于三个三峡水电站的年总发电量。但如果2010年半导体照明进入三分之一照明市场,就可节约用电30%,即节电1000亿度,相当于一个三峡年发电量。这是一个多大的数字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如何面临挑战和机遇,明确发展规划抱团抢占市场,加快发展我市LED产业,推介考察组成员形成一致共识,首先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我市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依据现有的产业特色和优势,制订出符合实际、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切实可行的我市LED产业发展规划。依靠技术进步,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应用与创新相结合,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应用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使LED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我市打造成 “中国LED产业基地”。

纵观我市灯具产业的发展,使我们看到发展LED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从灯具产业规模来看,目前我市登记注册的灯具企业就有500多家,2008年实现产值70多亿元。从产业集群、产业链方面来看,产业集群效应明显,产业链齐全,2008年郭集、送桥两镇灯具产业年产值占两镇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年加工各类灯具400多万组,有“不出高邮门,配齐各种灯”的美称。从园区建设来看,园区集聚平台逐步完善,郭集灯具集中区先后被扬州市、江苏省列为乡镇示范工业小区,园区总体规划4350亩,目前入园项目投入累计达20多亿元,入园企业165家。送桥灯具集中区规划1500亩,入园项目投入累计超过10亿元,入园企业100多家。郭集灯具城占地面积200亩,总投资额1.5亿元,设有研发设计平台、网络平台、宣传推介平台、中介服务平台、检测平台,同时还配套年吞吐量数十万吨的物流中心。同时,菱塘光电产业园的建设必将为LED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承载功能。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市的灯具产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LED产业,尽管灯具企业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还是处在一个“人家做灯具,我们做灯杆”的配角地位,在LED市场还没有相应的话语权。同时,我们许多灯具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且产品档次较低,企业之间各自为阵,缺乏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同类产品处在一个同等水平上的竞争,优势资源利用率不高。此外,我们在园区建设及规划中对LED产业的规划也不够明确。所以出台详尽的“LED产业发展规划”迫在眉睫。以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整合现有产业资源,以形成LED产业的企业群,解决目前小、多、散的问题;以规划引领企业进行“二次创业”,通过科技创新,研发出适应市场的LED产品,加快LED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并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产业链联盟。

与此同时,在规划的引领下,培育和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从目前我市灯具企业现状来看,上水平、上规模、上数量,在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的LED产品企业还很少。苏发公司近年来致力于LED产品的研发,并有新产品投放市场,但市场份额很小,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此业内人士建议,我市在出台“发展LED产业整体规划”的同时,还要制订出台《关于扶持LED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在诸如财政投入、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技术攻关、项目审批等方面,从政策上支持和扶持LED生产企业,特别是对一些经营管理较好、技术质量高、产品销售渠道畅通的龙头骨干企业,要给予大力扶持,引导和帮助,以培育LED产业的旗舰,使他们抱团抢占市场。

由于LED电光源节能环保,目前在全国各地已得到广泛应用,进入千家万户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此次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十城万盏”试点城市推介活动,让所有考察组成员亲眼目睹了许多LED照明示范工程。为此,大家建议,要结合我市的城市规划、全市景观点建设和改造,每年建设几个LED照明示范工程项目,以“样板工程”引导普及发展,防止“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的发生,同时大家还认为,作为“中国路灯制造基地”,应该是技术一流、产品一流、示范一流、应用一流,否则我们将徒有虚名。

外引内联  加速LED产业发展

客观地讲,LED照明产业确实是一个技术门槛较高的产业,决不是换个灯泡那么简单,举个简单的例子,没有好的光学设计,LED能发出的光其实就只是一个光斑而已,远远不能实现照明的效果,更何况这个产业还涉及到上游的外延片、芯片制造,以及封装、驱动芯片、电源等多个高技术领域,哪一个领域的短板都将最后造成LED照明产品的低效和低可靠性。我们许多灯具企业心里都知道LED产业是个朝阳产业、效益产业,也有很大的市场。但他们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因此这些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主动性,有的甚至安于现状:小富即安,担心科技投资的风险,甚至会出现“政府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的现象。

如何解决影响我市LED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通过推介考察,考察组成员的认识是:首先要解决企业“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问题。要让企业负责人解放思想,要把发展眼光看得远一些,在行业间形成竞相发展LED产品的氛围,同时,要培植样板,以样板引导发展。

其次要创造条件外引,解决技术缺乏、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走产学研之路,与国内著名的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全面的科技合作关系,解决LED产品核心和关键技术;通过非常优惠的政策引进国内一些知名企业来邮合作投资,借用外来的技术和资金发展我市的LED产业。在走产学研之路上,我市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并收获了丰硕成果。继今年3月南京之行后,6月24日至26日,市委书记陈扬、市长夏正祥率百名企业家深入长三角经济核心区、高新技术最前沿的上海,走进6所高校、院所,攀高亲、找技术、寻人才、觅成果,并签订了《共建照明灯具技术服务平台的协议》……这些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灯具企业科技创新、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在走“外引”之路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好“内联”这篇大文章。“内联”就是要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变“单一平行化”的产业结构为“垂直一体化”的产业机构。通过选择几家有一定规模,有资金实力,有积极性的企业,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倾斜扶持,让他们成为市场的联合体,共建研发中心,实行资源共享,这样既可解决小而散的重复投入所造成的人力、财力的浪费,又可盘活现有可以利用的生产要素,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提升。四川的成都、绵阳LED产业起步较晚,企业规模小、产值也不大,但他们走“内联”之路,扶持引导20家规模企业“内联”进军LED领域,其中2007年6月宣布投资63亿元进军LED领域的绵阳九州电器集团就是其中的范例。目前,我市有灯具企业500多家,其中很多企业还不具备发展LED产业的实力和基础。如果我们走“内联”之路,建起我们公共的研发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技术上资源共享,市场上共同开发,标识上共同拥有,该“唱主角”的唱主角,该当“配角”的当配角,使全市500多家灯具企业都成为LED产业链上的一节“链节”,那么我们的LED产业链就会不断增粗延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不出高邮门,配齐各种灯”。

面对照明工业转型的巨大商机以及半导体照明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LED产业基地”的路还很长,需要科学的规划、需要政府引导扶持,需要企业 “蹲好马步”打好基础,需要市场化运作,需要依托科研院所以及外来技术、资本的合作,需要企业间的“内联”……有朝一日,当“中国路灯制造基地”再冠以“中国LED产业基地”时,高邮制造的灯具将会照遍神州大地,照亮五湖四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