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5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 邮
——上半年工业经济综述
一串串闪亮的数据昭示,高邮工业抢跑有力,后劲十足
近日,我市上半年工业经济数据出笼,实现全部工业产值376.2亿元,同比增长28%;571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209.3亿元,同比增长22.2%;完成技改投入61.8亿元,同比增长21.2%。
据市经贸局局长杨向东介绍,工业用电量是衡量工业发展水平和速度的重要指标,1至6月,全市工业用电量累计4980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74%,远高于扬州4.16%的平均增长水平, 工业用电量增长连续几个月居扬州市各县市区前列。由此可见,我市实际工业运行态势好于预期、好于周边。
从主导产业、重点企业的发展态势,也可以感受到,我市经济开始强劲发力。六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4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70%;50强企业实现产值107.6亿元,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52%;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已达4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7家;列入扬州重点监控培育的曙光高压交联电缆、顺大半导体单晶硅切片等12个增长点上半年累计新增产值11.5亿元,占目标序时的53.2%。与此同时,江标金属结构件、车逻博际冶金配件、顺大太阳能玻璃等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完毕,即将进行设备安装;康宝家用电器、卫星卷烟材料退城进园、顺大单晶硅扩产等项目进展顺利;传艺公司二期工程投产和其引进的苏州精盈精密机械等一批配套项目实施,华兴石机二期工程实施,将大大提升企业的装配能力;目前华兴石机正与某国际石油巨头洽谈一笔10亿元的大订单……
经济界人士分析指出,这一串串闪亮的数字昭示着高邮工业抢跑有力,后劲十足。在国际金融危机市场低迷、许多原材料价格大降回落的情况下,主导产业、重点企业企稳回暖,支撑作用、增长之势并未改变,技改投入、项目建设热情不减,为我市下半年发展鼓足士气、积蓄后劲。
主导产业逆势雄起
上半年光伏行业依旧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生重要支撑作用,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7.5亿元,同比增长74.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如果剔除多晶硅原材料降价因素,增幅更是惊人。
“今年6月份,市领导兵分六路,到‘十城万盏’试点城市帮助企业推介高邮灯具,让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高邮灯具,企业接到的新订单越来越多,预计近期灯具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局面。”说起灯具产业,杨向东的信心更足。今年,我市道路照明灯具行业抢抓国家保增长、扩内需、促发展的机遇,绝大多数企业启动早、订单足,产销形势好,上半年已实现产值13.1亿元,同比增长28.8%。
纺织服装行业上半年仍保持20%的增长幅度。“最近苏州一位做外贸的朋友有一笔几万件的衬衫订单想放在高邮加工,结果我联系了五六家企业都说工期排满了,没空接单。”经贸局一位同志告诉记者。据了解,今年我市服装行业职工总数比去年增长约10%左右 ,波司登、神游、天仞等重点企业开工率100%,不少企业订单已排至年底。
电线电缆业由于占成本70%以上的铜材从去年的均价5.6万元/吨降到一季度均价3万元/吨,导致一些企业不敢接单,实际开工率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市电缆产业上半年仍实现产销43.5亿元,同比增长22.5%。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原材料价格的逐步回升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的显现,电缆行业今后发展会好于当前。
以石油和液压机械为特色的装备制造行业加快调整产品结构,以石油整机和水力机械、生物质发电辅助设备、公路桥梁施工装备等产品带动了行业稳定发展,1至6月份,装备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8.9亿元,同比增长19.7%。
此外,我市橡胶制品、塑料制品产品市场大幅回升,1至6月该行业增幅达37.9%; 农副产品加工行业总体上在蛋品加工、饲料加工步入生产旺季的拉升下,产销形势持续走好。
调结构强素质,练就“强筋健骨”,从容应对金融危机
本月10至11日,市委书记陈扬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就工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推进园区发展、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乡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等文件进行了认真讨论,旨在进一步明确我市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产业集聚,形成产业特色和优势,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近年来,我市十分注重工业结构调整,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大力实施“保增长促发展、调结构强素质”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积极培育以“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为主的三新产业,规划建设三大园区和两大重点工业集中区,大力推进以产学研合作为主要载体的创新型经济,为应对金融危机练就一副“强筋健骨”。
上半年,我市还以“项目建设突破年”、“ 服务企业优质年”、“乡镇经济翻番年”、“ 改善民生落实年”、“能力作风提升年”等“五年”活动为抓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在全市工业条线开展了服务企业大走访、百家企业院校行、百名专家高邮行、“十城万盏”推介等大规模活动,为企业送温暖、送政策、送科技、送思路、送平台,为企业倍添逆势而上、危中寻机的信心和力量。
“绿色”照亮科学发展路
“近年我市有意识地引导工业经济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光伏、生物质发电新能源,LED新光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找准定位,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清晰、思路措施有效,从而在极为严峻的金融危机面前,政府和企业都不恐慌、不迷惘。”面对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态势,市发改委主任赵广华如是总结道。
去年以来,我市仔细研读国家产业政策,排查包装出太阳能发电系统等45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产业集聚要求的大项目,围绕目录招商引资、补链织网,使全市产业升级、招商引资工作方向明确,有的放矢。
光伏是我市近年来着力培育的新兴产业,去年10月以来,多晶硅原料和产品价格直线下跌且不稳定,导致外地许多规模较小的企业亏损严重,纷纷停产限产,一时谈硅色变。“近一两月以来,硅片价格从低谷走出,我市以产业链完善、加工能力大很快立住脚跟,外地主动找上门来的订单增多,而且数额较大。”杨向东颇感欣慰地说。我市光伏产业在金融风暴中仍然坚挺,上半年以74.3%的增幅遥遥领先于其它产业。
在郭集镇苏发集团门口,由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盏大功率LED高杆路灯已经整整点了20个月,至今亮度不减。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我市力推太阳能路灯、LED路灯的开发。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还组织了“十城万盏”试点城市推介活动,在神州大地叫响“高邮制造新灯具”。郭集党委书记张德宏高兴地说,当地146家灯具企业有30多家在搞LED、太阳能路灯开发,家家销售LED路灯,上半年全镇实现新光源路灯销售8亿元,预计下半年新光源路灯销售可望突破20亿元。
循着绿色发展思路,整合湖西四乡镇资源、促进光电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兴园区——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最近迎来了切割砂浆回收等光伏产业新项目。华富公司加快开发满足太阳能、风能等并网发电和独立发电使用的纳米聚合物储能电池、太阳能储能蓄电池,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的新型高效无镉动力铅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等。
生物质发电等新兴产业也开始在高邮“小荷才露尖尖角”。林源公司承担起国家大型固定床秸秆气化发电项目示范研究重任,规划实现年产500台套“绿色煤”气油电热联产联供装备、100套生物质发电成套的生产规模;朝阳集团“攀亲”国家电网旗下的国能生物质发电公司,成功研制出生物质发电预处理设备,在手订单5000万元。我市正在编制的《工业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正考虑将生物质能源产业作为高邮又一主导产业进行规划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