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7 00:00:00 作者:高日平 薛晓忠 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 邮
——高邮打造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乡镇湖西示范区纪实
在美丽的神居山下、高邮湖畔,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千百年来,这里的回汉两族人民和睦相邻,辛勤劳作,创造了一个个神话般的奇迹,谱写了一幅幅动人的篇章。如今,坐落在这里的天山镇、送桥镇、郭集镇、菱塘回族乡和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内,路灯电缆已形成特色,光电产业迅速壮大,水产养殖颇具规模,农民住宅鳞次栉比,人民生活和谐安康。在蓝天绿水之间,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勃勃生机。
在各项社会经济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也得到了扎实推进。四乡镇一园区建设成为省农村廉政文化特色版块,郭集镇成为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今年以来,市纪委进一步放大特色版块效应,精心打造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乡镇湖西示范区,进一步带动实施廉政文化的精品工程,镇村干部的“充电”工程,镇村民主管理的阳光工程,制度建设上的“规矩”工程,便民服务的畅通工程,查纠、整治的“利剑”工程,推动全市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廉政文化建设精彩纷呈
驱车从S333驶进郭集镇境内,路两侧380盏风格各异的路灯上设置的廉政文化灯杆旗特别引人注目,以柳命名的1500米集镇新区大道,栽植了各种柳树,安置了众多“柳”石,上面镌刻历代名人书写的不同风格的“柳”字,突现了别样的柳文化廉政氛围。
在镇文化中心设立了吴登云事迹展厅,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形式,全面展示家乡勤廉名人、白衣圣人、党的十七大代表吴登云同志的先进事迹。组建了镇廉政文艺宣传队,就地取材整理编演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娱节目。在中、小学校还组织开展廉政征文、书画比赛,将获奖作品在文化长廊中展出。郭集的廉政文化建设远近闻名。近年来该镇先后成为省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扬州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天山镇廉政文化“六进”活动有声有色。该镇在集镇主要街道、居民小区、各村、部门、单位办公室、会议室悬挂张贴廉政格言、廉政警示标语,让全镇广大群众监督农村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该镇还充分利用帝尧出生地在天山的独特优势,将帝尧的勤政廉政故事编制成宣传牌,点缀在神居山风景区,弘扬帝尧勤廉为民的精神风范。
送桥镇坚持教育为先,防范在前,关口前移,突出重点,努力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以打造“农村廉政文化湖西特色板块”为契机,组织开展了“明明白白从政、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主题教育活动。在站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中开设了以廉政警示案例、廉政格言警句、党纪条规知识为内容的廉政文化宣传专栏,镇初中、小学开展了反腐倡廉小助手专题讲座活动,机关支部在楼道走廊上悬挂了一些廉政书画、廉政格言,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办公桌上摆放了廉政桌牌,形成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菱塘回族乡结合乡情,积极传承创新,开展富有特色个性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编印了全乡党员干部廉政文化群言汇编印发至党员干部。突出抓好具有伊斯兰教文化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了沿扬菱公路一线和廉政文化大院(影剧院内)、菱塘民族廉政文化广场两个点的特色板块。
村干部“述询评”公开民主
去年,扬州市廉政文化建设现场会、扬州市“村干部勤廉行为规范大讨论”观摩汇报会先后在郭集镇召开,该镇村干部“述、询、评”活动还接受了省、扬州市纪委领导的现场观摩。郭集镇在“述询评”活动中,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制订了承诺账单制,对“述、询、评”活动中群众的建议、意见办理和整改情况进行有力监督。目前全镇已办理群众建议80多件,群众较为满意。
送桥镇把述询评会上群众所提的各种建议、意见进行梳理,并以承诺人、责任人设立村干部个人办理“清单”,确保每条建议的办理责任落实到人。
天山镇则定期组织镇、村干部开展勤廉双述活动,由全镇三级干部、市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对镇、村干部的勤廉情况进行质询、测评。该镇十分重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对干部的测评结果和民主理财等重点工作都在村务公开栏中及时公开。
菱塘回族乡结合村干部“述询评”活动,重点解决《关于工作日中午禁止饮酒的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的规定》等制度执行力问题,不断促管理、促规范。
农村“三资”管理明明白白
天山镇积极创造条件,在村级财务管理服务中心实行柜台式敞开服务,认真落实“全面管理、及时办理、动态公开”的理念,把管理服务中心作为推进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机构,同时建设为村级财务对农民公开的零距离窗口。该中心全面制订乡村财务公开和财务结算制度,切实杜绝了村财使用不规范的行为。
郭集镇成立了镇集体资产资源监管中心,依托镇财政所、审计所、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对各村、社区、镇属部门单位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服务、管理、监督。中心成立以来,制订了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资产资源管理台账,对全镇各村、社区、镇属部门单位的资产资源使用、处置和招投标活动实施全程监督。目前,中心工作正在完善之中。
送桥镇由镇纪委、监察室牵头,组织财政、审计、农经、民政等部门对全镇10个镇属单位行政村的财务进行审计,对审计的情况进行公开,已形成制度。
菱塘回族乡重点对全乡年年开展的“双十”惠民工程开展效能监察,积极配合监督实施“三审制”,促进党员干部和部门单位充分履行职责,依法依规办事。
基层站所建设群花绽放
菱塘广电人的努力赢得了事业的发展,也得到群众的赞誉。菱塘广播电视站是一个既无权又无钱的事业型服务单位,但是他们用全心的投入和服务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该站每年用营业性收入和乡财政资金投入10多万元改架有线电视线路,年均发展有线电视户300多户,全乡的有线电视入户率突破87%。
为了让农村有线广播成为“永不消逝的电波”,菱塘广电站坚持不懈开办广播自办节目,自1974年至今,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平均每年办广播自办节目近100档。该站还积极为企业服务,在乡广播自办节目中开设了《走进曙光》专栏,让人们走进企业、支持企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社会效果。
菱塘广电站一班人始终牢记一份社会责任,把自己的服务费省下来,关爱弱势群体。乡敬老院从初装有线电视到迁移到维护收视都是免费。每年新春佳节,站里相关人员总要带着全体员工的一片真情厚意,为敬老院里的老人们送上压岁钱和年货。对居住在有线电视建成区内的困难户,一律免收开户安装费,免收或少收年度有线电视收视费。
菱塘广电站先后被扬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群众满意最佳基层站所”,被国家人事部、广电总局表彰为“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
菱塘回族乡广电站只是站所创建的一个缩影。菱塘、郭集、送桥、天山四乡镇的“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数量众多,走进企业、走进村组、走进农户的服务模式异彩纷呈。各基层站所正以廉洁高效的缕缕清风服务农民、惠及农村,为构建和谐农村做出了应有贡献。
阳光普照,清风和畅。我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乡镇湖西示范区正以崭新的成果、崭新的面貌引领着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深化、不断向前。目前,示范区的先行经验正在逐步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