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2 00:00:00 作者:端伟伟 任仁 文/摄 来源:今日高 邮
市体育馆馆长张寿山于1949年10月1日在泰州出生。他说,我们家虽然住在泰州城郊,但孩提时每逢国庆,泰州城里游行庆祝的锣鼓声、鞭炮声声声入耳。
与共和国同年同月同日诞生的张寿山和同时代的人一样,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他们经历了60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今天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这代人的60年,也充满了戏剧性色彩。有人曾把他们与为新中国诞生浴血奋战的老一辈革命家作比较,称老一辈革命家“二万五千里长征吃过糠,抗日战争扛过枪,解放战争跨过江,为新中国建立负过伤”,称张寿山他们这代人“三年自然灾害吃过糠、‘文攻武卫’扛过枪、大串联时跨过江、计划生育中负了伤(结扎)”。
从上所述,很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两代人的人生经历。张寿山说,就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艰难困苦岁月里,他爱上了武术,而后又进入了泰州体校。
张寿山和“老三届”在“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干革命”的潮流中,于1968年11月13日从泰州下放到高邮汉留。6名知青一个小组,分插到各个生产队(组),他是小组长。
年届60岁的张寿山身子骨依然硬朗。忆往昔、峥嵘岁月。那时他一天挑三亩地的稻把,连续干9天;1970年挑过新民滩大坝。张寿山说,就这样拼命干,一天只挣29个工分,还不到三角钱。后来,张寿山在苦足了一年口粮的工分钱后,外出学了门木模工的手艺。
手艺学好不久,他挚爱的武术大门向他招手。1973年,他代表高邮参加扬州地区武术比赛,获得一等奖。1976年正式调入高邮体委担任武术教练至今。在培养了众多的武术人才进入省队、高校的同时,他自己也成了国家一级武术教练、国家级武术裁判。儿子张宁也继承了他的武术之路——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
张寿山是市八、九、十届政协委员,扬州市劳模。张寿山对自己与共和国同龄深感无尚荣光。他说,60年一个甲子,现在是“船到码头车到站”,马上就要办退休手续了,但是,对武术的挚爱不变,愿为高邮培养更多、为祖国输送更多武术人才的信念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