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6 00:00:00 作者: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 邮
——访市农林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吴华
13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农林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吴华办公室采访时,他正与市农村能源生态环保技术推广站站长吴俊研究落实全市秸秆收集利用合作联社成立的有关事宜和秋季秸秆综合利用的渠道。吴华说,眼下正值秋收大忙,秸秆禁烧、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时候。市农林局作为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组织牵头单位,一直在研究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思路,探讨如何拓展秸秆综合利用的渠道,以破解秸秆综合利用的难题。
吴华介绍,经过农林部门多年努力和探索,尤其是今年夏季秸秆禁烧工作中的实践,目前我市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秸秆利用途径越来越宽广。其中,推广秸秆沤肥技术方面,夏季已在界首镇取得了成功经验,非常可行,老百姓容易掌握,而且秸秆沤制的肥料是上等的农家肥,有机物质多,利于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秸秆是食用菌培育的理想基料,菱塘、卸甲、车逻、汤庄、开发区等乡镇园区都有好的实践,预计秋季这方面全市可以消耗秸秆近万亩。我市是畜禽养殖大市,饲养量几千万只,所需的秸秆饲料、养殖垫料,数量也非常可观,仅高邮鸭集团、横泾大江鸭业、甘垛大海鸭业等企业,就可以消耗水稻秸秆万余亩。
“上述途径,仅仅能消耗我市部分秋季秸秆,不能解决近百万亩秸秆的出路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吴华说,面对秸秆综合利用这一重大课题,市农林部门一方面积极包装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努力向上多争取资金,大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截至目前,已争取7个秸秆能源化利用项目,年内可新增秸秆户用沼气池、联户沼气池4000多座,可以利用秸秆万亩以上。另一方面,全力推进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积极引导秸秆收集利用合作社发展。夏季秸秆禁烧工作结束后,农林部门就着手谋划秸秆收集利用合作社的组建试点工作,9月13日,我市首家秸秆收集利用合作社在送桥镇成立。之后,农林部门又马不停蹄,奔波于全市乡镇园区,指导秸秆收集利用合作社筹备工作。到目前全市共成立23家秸秆收集利用合作社,预计可收集秸秆30万亩以上。在指导筹建合作社的过程中,市农林部门还帮助秦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界首林源科技有限公司、汤庄高安秸秆成型燃料公司、送桥集源秸秆利用合作社等4家秸秆加工利用企业,到全市各乡镇园区布点收集秸秆,协调各种矛盾,确保秸秆收集顺利进行。
吴华表示,虽然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又艰难的工作,但农林部门有决心、有信心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出成效来,为生态高邮建设、新农村建设做出农林人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