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2 00:00:00 作者:殷朝刚 祁文明 来源:今日高 邮
在10月28日下午邮文化节产业合作说明会签约仪式上,由福建客商谢金明等投资达10亿元的亿祥钢材市场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开发区,项目一期工程投资达2亿元。钢材市场项目的落户还孵化出注册1.088亿元的江苏亿祥担保公司,目前注册资金已全部到账,同时还盘活了中国五金城AB区288间闲置经营场所,将来还会拉动港口码头的运营……日前,记者在市发改委采访时,了解到钢材市场项目以及亿祥担保公司成功注册落户背后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市发改委主任赵广华介绍,钢材市场项目正式签约以及江苏亿祥担保公司成功注册,江都的小伙子李良君功不可没。一个外地人怎么会参与高邮的招商引资工作?记者约见了李良君,他向记者讲述了与高邮的招商之缘。
李良君,江都市人,今年32岁,在江都市创办一家企业,因生意上的合作同福建客商谢金明、张玉春、陈崇洪等成为朋友。谢金明等人想在江都周边地区投资搞一个钢材市场,李良君陪同他们先后去苏州、无锡等地考察,但李良君想把这一项目留在江都。一个偶然的机会,李良君碰到曾在江都工作过、现任高邮市副市长的乔国银。他把这一信息透露给乔国银后,乔国银当即表态,请他把钢材市场项目引到高邮来,高邮有中国五金城现有的载体,具体工作由三产服务业招商分局负责对接。
市发改委主任赵广华、副主任陈培听到这一信息后“如获至宝”,立即同李良君取得联系。陈培每天不少于三个电话同李良君了解项目有关情况,并多次约请李良君来邮洽谈。如何让李良君把项目引到高邮来,成了赵广华、陈培的一块“心病”。两人一合计认为,市委、市政府成立重点产业专业招商分局,目的就是要创新招商机制,我们何不聘任李良君为“三产服务业招商分局编外招商局长”,这样既给人家一个名份又给他一种信任和责任。于是他们便把这一“聘任决定”告诉李良君,李良君听后非常感动,他说:“想不到高邮的领导为了招商工作如此信任我,同时还创新招商手段,封我‘招商局长’。”
李良君把高邮市领导和部门领导高度重视钢材市场项目落户以及高邮的投资环境、项目落户载体等情况介绍给福建客商后,谢金明等便来到高邮考察,从此李良君就担当起“编外招商局长”的责任,先后7次赴福建“说媒招商”。在谈起促进项目签约落户过程时,李良君还给记者说起这样一件事:如果钢材市场项目落户,将涉及到众多经营者入场经营需要大量运营资金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成立一家担保公司,为入场经营者提供运营资金的保障,否则钢材市场项目就难以落户。但成立担保公司受相关政策的限制,手续一时难办。经过多方协调,担保公司还是难以注册,钢材市场项目落户也出现了“搁浅”。当时李良君和客商有了灰心的情绪,认为项目落户无指望了。
眼看到手的项目要飞了,乔国银、赵广华、陈培不甘心,他们在稳住客商的同时,多次去扬州相关部门协调担保公司注册事宜;市委书记陈扬,市长夏正祥,市政协主席倪文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正年也亲自过问此事,并作出相应的指示;扬州市委书记王燕文、副市长闻道才对项目落户的手续办理也作出批示……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亿祥担保公司最终成功注册。陈培深有感触地说:“招商引资的过程,也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过程,如果不创新招商手段,如果没有各级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这一项目很可能‘飞’了!”李良君也坦言:“是高邮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真情感动了我,感动了福建客商,是高邮创新招商手段让我无意间成为招商‘经纪人’,成为高邮一名‘编外招商局长’,这是对我的信任。尽管为项目的签约落户奔波了近5个月,但钢材市场项目能正式签约、担保公司注册成功是我最大的收获和满足,同时也是我对高邮领导对我信任的最好回报,今后还要为高邮引来更多、更大的项目。”
多一些这样的“编外招商局长”
李良君,江都市人,因钢材市场项目落户、亿祥担保公司注册登记同高邮结缘,目前,他是我市惟一一位“编外招商局长”。 透过“李良君现象”,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完善招商机制,成立10个专业招商分局给招商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是我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招商手段的又一成功范例。《拿着“批复”去招商》(《高邮信息》8月28日一版头条曾作报道并配发评论)让投资者无路可退,不唯身份、不唯地域聘任一个外乡人为“编外招商局长”,让对方感到一份信任和责任。“李良君现象”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市委、市府创新招商机制的现实意义:从专业招商牵头市领导到具体职能部门、招商分局、招商人员,机制的创新使他们的招商目标更明确,工作更专心,思路更清晰,他们围绕产业招商,创新招商手段,编织招商信息网,相中招商“经纪人”,锁定招商项目,使招商工作更具精品化、精细化、精干化。机制新、思路新、手段新、事业兴,创新招商工作有很多妙不可言的文章等着我们去做。 一个“编外招商局长”给我们引来了一个10亿元的签约项目、注册1亿多元的担保公司项目。如果我们把投资者当作亲人,那么帮助我们招商的就是我们的恩人。我们在做好自主招商的同时,呼唤多一些这样的“恩人”,多一些这样的招商“经纪人”,多一些这样的“编外招商局长”,通过我们创新的机制、真诚的信任、解放的思想、周到的服务留住他们,通过他们把源源不断的项目引入高邮,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