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网上民声”构建和谐“立体通道”

2009-11-23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 邮

现如今,我市城乡百姓都知道有个“网上政府”:大到向市领导建言献策、批评建议,小到下水道不通、路灯不亮,只要发个邮件到“书记信箱”、“寄语市长”,就会在一周内得到确切的“说法”。19日,记者从市信访局、信息办了解到,仅今年以来,书记、市长信箱共受理网上来信、留言3000多件,市委书记陈扬、市长夏正祥对筛选报送的500多件来信亲自批示,提出落实处理意见;对于一般性来信,一律转相关部门、乡镇落实处理办结并限时给网民一一答复,“网上民声”办结率100%。

今年1月8日,市宋庄路顾金明老先生给陈扬书记的信箱来信,建议我市“建立新型居家养老模式”,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陈扬书记看到来信后当即批示,请民政部门作调研并拿出具体实施方案。民政部门通过走访社区、老年公寓和敬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并多次同顾金明沟通,形成了《关于我市养老机构现状的调研报告》及《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可行性报告》。顾金明得知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并得以具体实施后,激动地回信说:“想不到一个古稀老人的网上来信,能得到市委书记的高度重视,真是让人感动,真不愧是人民的政府!”

今年8月的一天,网民反映某镇化工厂废水污染问题。陈扬书记立即批示,要求环保部门调查处理,并通过整改做好废水治污工作。两天后,环保部门组织人员实地调查,责令该厂停产整改直至排污达标。这位网民在看到信箱的详细回复后又给陈扬书记信箱写信说:“看到政府雷厉风行的行动,使我们看到了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一个关注民生的政府!”今年10月25日,市委书记陈扬还作客“中国·高邮”政府网站,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邮”这一主题与网友进行视频在线交流,现场解答网友的提问,拉近了政府与百姓的距离。

今年8月5日,网友“隐水迢迢”给“寄语市长”发出一封求助信:高邮镇黄渡村一户村民家的3岁女儿得了白血病,无钱进行第二个疗程的治疗。市长夏正祥看到来信后立即批示,要求民政局、高邮镇、慈善总会落实救助措施。5天后,相关部门、乡镇就给网民回复:高邮镇、市慈善总会分别给予一定的资金救助,市民政局帮助落实相关大病救助的政策。这位网民留言说:“‘寄语市长’让我感到百姓与政府的心贴得更近了,我为有如此畅通的民生通道感到高兴、自豪!”6月30日,一市民向“寄语市长”反映,文游台高杆灯不亮,给下夜班的工人和下晚自习的学生带来不便。市长夏正祥在7月1日就批示要求建设局让灯亮起来。这位市民在网上简短留言说:“路灯亮了,百姓的心更亮、更舒畅了!”

随着“网上民声”一个个被“晒”出来,市教育、民政、公安、环保、交通、城建等部门也相继推出一系列服务民生的措施,网民反映的问题只要涉及到哪一个部门,都会在一周内给予答复。 

声声入耳 事事入心

今年以来,书记、市长信箱共受理网上来信、留言3000多件,市委书记陈扬、市长夏正祥亲自批示,有信必复、限时办结,相关部门、乡镇主动沟通反馈、逐一落实。“网上民声”这一“立体通道”使“百姓利益无小事”得到最好诠释。

问政于民,求发展之策;问需于民,求和谐之道;问计于民,求创新之举。这“三问三求”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要求,而关注落实“网上民声”正是“三问三求”的一种具体体现。“网上民声”有的是建言献策、批评建议,有的是水不通、灯不亮等小事,但对于我们的工作,有哪些成绩、有哪些缺点、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加强、有哪些瓶颈需要打破……往往答案就在群众之中,而要找到这些答案,就需要我们身入群众、心入群众,听真话、摸实情,书记信箱、寄语市长不失为一条有效“通道”。

“网上民声”是百姓对政府的一种信任和依靠,他们相信你才会来信、留言同你交流,当他们反映的问题得到答复处理后,发出肺腑留言是对政府一种最好的褒奖。关注并落实处理“网上民声”使百姓敞开心扉向你“掏心窝”,拉近了干群关系,树立了政府亲民的形象,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愿“网上民声”声声入耳,限时办结事事入心!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