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龚心泉:“音乐学苑”育苗人

2009-11-25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文/摄    来源:今日高 邮

因为热爱音乐,龚心泉给自己的家起了个动听的名字——“音乐学苑”。不过这个“音乐学苑”还真是名副其实:龚心泉本人精通二胡、小提琴、笛子等乐器,他教的学生在音乐的学苑里遨游、成长和成熟。

23日中午,记者慕名来到位于新华园24幢501室的“音乐学苑”,看到龚心泉正在拉二胡。他告诉记者,闲来无事就手痒,得拉拉。

龚心泉今年59岁,自18岁从重庆下放到高邮并在高邮扎根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在这40多年里,他一直追随着音乐的脚步不断前行。刚来到高邮二沟的时候,龚心泉只带了三样东西:一把二胡,一把小提琴,一支笛子。就是这三样乐器陪伴着龚心泉度过了纯真的年少时代,陪伴着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思乡的夜晚。而这个能拉几种乐器的小知青在二沟乡远近闻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抽调到城北小学教小红花宣传队的学员。上世纪70年代初期,南京的小红花艺术团声名鹊起,高邮的城中小学就效仿南京的小红花艺术团组建了小红花宣传队,城北小学紧跟其后。小红花宣传队是成立了,可是却十分欠缺这方面的教师,龚心泉受任在“危难之间”,也因此留在城北小学任教,之后又被调到城北中学任教。

本以为这辈子会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命运却在1977年出现转机。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龚心泉怀揣着大学梦报名参考,最终考取了江苏农学院生命科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高邮外贸局工作。在外贸局工作后,龚心泉对音乐的热爱丝毫不减,仍然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二胡、小提琴等乐器。

因为龚心泉二胡和小提琴拉得好,单位上的一些同事以及以前的学生就把孩子送到龚心泉这里,让他点拨点拨。刚开始的时候,龚心泉也就是教一些熟人的孩子,后来许多家长慕名而来,他收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龚心泉心想,既然高邮的孩子有这样的需求,不如办个班教教他们。于是,1999年他创办了“音乐学苑”。

10年了,“音乐学苑”教了一批又一批孩子,高邮也成为江苏省二胡之乡,从事二胡教学的老师有20多位。“老师多了,竞争不是也大了?”“这个是肯定的。”龚心泉告诉记者,他注重在素质上进行竞争。他坦言,近10年教学让他懂得教学不在多而在精。以前最多的一天收100多个孩子,但他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教好孩子。于是,他采取小班教学和一对一教学方法,结果让许多优秀的琴童脱颖而出。2006年,年仅6岁的吴中卿赴俄罗斯参加“中国友好年”演出活动,她是高邮第一位走出国门的小提琴手;今年,秦初象赴韩国参加首届中韩魅力风采国际艺术展演活动,成为高邮第一位走出国门的二胡选手。

看到自己教的学生获奖或者取得优异的成绩,龚心泉感到无比得欣慰,他自己也是个优秀的音乐爱好者,获奖无数。采访时,龚心泉拿出一摞摞的获奖证书,记者数了数有30多本。他指着中国音乐学会二胡学会颁发的证书告诉记者,这个证书含金量十分高,是2003年他带学生参加中国(青岛)首届业余二胡选手大赛时组委会颁发的。更令人欣喜的是,那年,他带去的8个学生全部获奖。

龚心泉常常教育孩子:活到老,学到老。他这样说也这样做,在教别人的同时,他自己也在不断学习。他说,只有不断接受新鲜的东西才能教好孩子。明年龚心泉就退休了,他表示将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让更多的孩子接受音乐的洗礼和熏陶。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