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江淮明珠七千年

2009-12-15 00:00:00    作者:陈扬    来源:今日高 邮

轻轻点击鼠标,江淮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城高邮便出现在您的眼前。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龙虬庄遗址的成功发掘,表明7000年以前,高邮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就出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尧传说就出生在这里,让人不禁深深地追慕缅怀。点击高邮,可谓“上下七千年,风物贯古今”,夏商周秦汉,朝朝有遗存;唐宋元明清,代代留胜迹。龙虬庄、周邶墩、古邗沟、天山汉墓,还有唐镇国寺塔、宋文游台、明盂城驿、清典当铺等,共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难怪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慨叹:“高邮文物,号称名区。”

这是一座与邮结缘的城市。公元前223年,日臻强大的秦国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斗转星移,作为邮亭的高台成了城市的根、城市的发祥地。城市因邮而生,故名高邮,别称秦邮,雅称盂城。如今高邮成为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盂城驿成为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规模较大的驿站,一个“国保”级的稀世遗珍,真可谓“华夏一邮驿,神州无同类”。

这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公元1084年的冬月,文坛盟主苏东坡一路风尘,兴致勃勃来到高邮,与乡贤秦少游、孙莘老,寓贤王定国一同兴致勃勃地登上城东高岗,载酒论文,留下了四贤聚会的佳话,留下了千古名胜文游台,在高邮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此古城与“文”字结缘,历朝历代,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北宋婉约派词宗秦观、诗人孙觉,明代南曲之冠王磐,清代训诂大师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还有当代著名古生物学家孙云铸、著名作家汪曾祺……群星灿烂,辉映古今。

 这是一座充满水之韵律的城市。恰如秦观诗云:“吾乡如覆盂,地据扬楚脊。环以万顷湖,粘天四无壁。”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把全市划为东西两片。河西,高邮湖水天相接,茫无际涯;河东,荡滩成片,河渠成网。此外,充满原始韵律的东湖湿地公园,茫无际涯的万亩芦苇场以及东沟生态度假村、渌洋湖森林公园、汪曾祺笔下的大淖等,构成一幅幅返璞归真的水景画图。水,哺育了高邮的古老文明,孕育了迷人的水乡风光,给高邮人带来了无尽的福祉。高邮堪称“水乡”、“水城”。如今,人们常常用“水做的高邮”来概括高邮与水的密切关系,可谓精当之至。 

这是一座充满神奇色彩的城市。高邮很早就有“秦邮八景”之说,神奇而美丽,充满浪漫色彩。比如“甓社珠光”一景,有孙莘老见高邮湖神异珠光而高中进士的传说,不仅见诸《孙莘老年谱》,在宋代著名学者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有翔实的记载。此外,“西湖雪浪”、“邗沟烟柳”的传说,在自然美中引发人们的故园之思; “鹿女丹泉”、“耿庙神灯”的传说,则充满了神往玄远、仰慕仙缘的意味;“露筋晓月”、“神山爽气”等,或充满诗情画意,或含有美丽传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这也是一座充满活力、充满生气的城市。随着新时代高邮人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步伐,随着一批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新景观的建成,随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管理优秀城市目标的实现,随着现代交通、物流网络日臻完善,区位优势进一步彰显,古城高邮日益呈现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的特色。如今的高邮,已经成为海内外宾朋旅游观光、探访古迹、采撷风情、度假休闲的胜地,成为各方有识之士投资兴业、放飞理想、实现价值、成就大业的一方热土。

“风流千古说文游,烟柳隋堤一望收。座上秦郎今在否?与卿同泛甓湖舟。”(汪曾祺)古城高邮,美不胜收。《点击高邮》一一点击了高邮的历史沿革、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历代名人、民情风俗以及特色产品、传奇故事等,可谓一册书在手,高邮古今尽可睹。对于高邮人,《点击高邮》是一个窗口、一本教材,将让您更好地认识家乡,激发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满腔热情;对四方宾朋,《点击高邮》是一个向导,一个朋友,将与您携手走进高邮,感受古今和谐的韵律,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让您的高邮之旅变得轻松愉悦而又充实丰盈。

 2008年11月

(本文为《点击高邮》一书的序)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