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能创新 会创新的成功范例

2010-01-26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1月18日,市政府向市国土局发出贺信,祝贺我市继2007年、2008年以来再获2009年“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县(市、区)”的光荣称号。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创新工作带来的业绩,是能创新、会创新的又一成功范例。

 2001 年前, 我市被省列为“全省土地信访重点县(市、区)”和“全省违法用地重点县(市、区)”。一度时期,人民来信不断、上访不断、上面下来检查执法不断,给我市国土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同时也给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带来供地上的困难。如何摘掉“红帽”,破解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是关键。通过几年的创新工作,我市不仅摘掉了“红帽子”,而且还实现了创建“三连冠”的佳绩。

解放思想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创新工作、创新发展,离不开思想的创新。我市在创建“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县(市、区)”活动过程中,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合力推进,既有创新的组织机制,又有创新的工作机制;既有创新的实施步骤,又有创新的工作目标,使大家的思想瓶颈彻底打破,消除了“瞻前顾后”的消极状态。

创新的过程,充满艰难和风险,能否以创新思想推动创新、激励创新,直接关系到创新活力的散发和创新热情的保持。当前,全市上下已形成“争先进位、创新发展”的强烈氛围,我们要着力找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影响和制约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尤其是思想“禁锢”的问题,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尽快建立健全保障创新的组织机制和长效机制,让所有人的思想在创新中得到发展,让所有事在创新中得到落实,让所有成果在创新中得到保持和扩大。

实践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出真知、实践增智慧、实践长才干。创新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创新发展的高度,既取决于对创新的认识,对路径的选择,更取决于我们对创新的大胆实践。国土部门在实践中建立健全“动态巡查制度”、“监察信息员制度”、“投资强度审查制度”、“先补后占制度”等一系列防控共保制度,使创新在积极实践中得以持之以恒地推进。

我们只有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才能发现问题、破解难题,提升创新发展的能力,开拓创新发展的新局面;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明确创新的重点,落实创新的责任,靠实创新的举措,才能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开阔视野、不断积累经验,以此推动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

 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是创新发展的现实体现。我市耕地占用执行“先补后占”制度,把农民的合法权益作为规范国土资源管理、严格土地执法监察的重点来抓,对征地补偿安置费没有足额缴入、及时发放到位的用地项目,一律不批并重点督查,对群众涉土信访问题,除构建共同责任的机制外,还及时下访,做好宣传工作;关心群众疾苦、化解群众心结,保护群众利益,同时还倾听群众的意见,集中他们的聪明才智,共同做好国土工作。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我们推进创新发展,正是“一切为了群众”的现实体现;我们坚持依靠群众,是因为他们是高邮的主人、高邮的建设者、发展的推动者。群众中间蕴藏着大量的创新智慧,我们要创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尊重群众、关心疾苦,深入调研,问计于民、求智 于民、关心于民,让创新发展的成果惠之于民,以此培育激发高邮的创新土壤。

 我市创建“三连冠”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形成讲创新、能创新、会创新的局面,就能破解发展中的一切难题,“争先进位、创新发展”,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新高邮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