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9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景磊 来源:今日高邮
1月19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江苏省园林城市的通知”,我市被省政府批准命名为“江苏省园林城市”。此次荣获省园林城市称号的城市(县城)全省只有5家。25日,市长夏正祥在批示中指出,我市要以“创园”成功为契机,在全市上下形成“人人关心城市建设,个个支持城市建设”的氛围。
2006年,我市启动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编制完成了第二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3年多来,我市按照创建要求,逐项对照、逐项落实,累计投入近135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城市建成区累计建成园林绿地面积735.76公顷,绿化率达35.1%;绿化覆盖面积840.7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0.1%;公园绿地面积15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49平方米;拥有省级园林式单位12个、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5个。
为把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我市成立了“五城同创”总指挥部,市政府按照“创园”实施方案和目标责任体系,把目标、任务逐项分解到相关部门、单位并签订绿化目标和创建工作责任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创建工作进行督查协调,市人大、市政协也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调研创建工作,促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与此同时,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工具,多角度、大力度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市民和社会各界建绿、爱绿、护绿,自觉参与建设美好家园。每年义务植树节,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植树,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4%,呈现出一幅“缺绿补绿、拆墙栽绿、部门增绿、见缝插绿、整治建绿”的绿意盎然的图景。
在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中,我市着力构建“注重讲究城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城市风光相互交融,既能体现特色鲜明、气势恢弘的新城风格,又能彰显生态自然、古朴雅致的古城魅力”的园林城市特色。在公园绿地建设方面,我市先后实施了邮都广场、净土寺塔广场、盂城驿改造等专类广场绿化;兴建了瑞和阳光城游园、润和现代城游园、清华园游园等社区公园;改造建设了北澄子河景观带、盐河观光带、运河东堤游憩带等带状公园;新建了文游广场、二桥广场、东门广场等街旁绿地。目前,城市居民每出行500米就可见到一处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在道路特色绿化建设方面,注重强化城市主干道的绿化景观效果,先后实施了海潮路、屏淮路、秦邮路、盂城驿、外环路、运堤路等道路绿化工程,基本形成了步步见绿、路路有景的城市绿化新格局,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8%,新建城市主次干道绿化达标率100%。在河道防护林绿化建设方面,先后投入近亿元对古运河、盐河、马饮塘河、北澄子河、新河、老横泾河、头闸干渠等主要河道进行全面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建设,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城市河道防护林体系。在居住区绿化建设方面,近年来共投入4000多万元先后对南海小区、北海小区、通湖小区等老小区进行环境改造,新增绿地4万平方米,近5年内新、扩、改建的居住区绿化达标率为100%,整个城市建成区内居住区绿化达标率为78%。据了解,近3年来,市财政累计投入绿化及环境整治资金超过2亿元,2009年我市城建十大工程总投入达52亿元。
为了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我市强化绿化制度管理、日常养护管理、绿化行业管理、绿化执法管理,同时还注重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城市环境的保护,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