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知小康 话小康 建小康

2010-02-23 00:00:00    作者:佚名    来源:今日高邮

编者按:今年是我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关键之年。20日下午,全市全面小康建设表彰动员大会向全市上下发出了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总攻令,要求全市上下迅速行动,团结拼搏,扎实苦干,奋力攻坚,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必胜的信念,确保如期建成不含水分、群众认可、惠及全民的全面小康。为进一步帮助全市广大干群了解小康、认识小康、建设小康,本报从即日起开辟“知小康、话小康、建小康”专栏,全方位介绍小康的有关知识、数据指标、生动实践、建设进程,激励广大干群积极关注和参与到全面小康建设中来,为争先进位、创新发展,努力夺取全面小康建设的新胜利贡献才智和力量。

全面小康知识介绍

1、小康的提出。小康是一个中国式的概念,产生、发源于中国(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在古代就被用来描述一种比较宽裕的、安乐安宁的生活状态,反映和代表了中国古代普通老百姓一种理想的生活水平,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2、邓小平对小康的阐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最先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用“小康之家”四个字来描述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和蓝图)。在提出建立“小康社会”构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小康的数量要求,即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这也是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构想中的第二步(第一步是从1981年至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是从1991年至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所设计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吃穿不愁、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是从温饱到富裕的中间段。用邓小平的话说:“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