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1 00:00:00 作者:晓晖 王卫兵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汪老儿子(前中)、媳妇(前右)、女儿(前左)和学生们在一起
汪朗写下:“最亲故乡人”
“在父亲诞辰90周年之际,他热爱的家乡再次为他举办这样隆重的纪念活动,非常高兴!”昨天在接受家乡媒体采访时,汪曾祺的长子、经济日报国际部主任汪朗向记者表达了两天来激动的心情。
“十三年的时间足以让人忘掉很多很多,但是没有想到‘我们家老头’有这么多人在想念他。”汪朗说,“老头”能够有今天的文学地位,是和他笔下描写故乡的人和事分不开的。没有高邮这片水土的滋养,就不可能成就他的文学事业。虽然他的笔下大多写的是旧时代的高邮,但他的心里一直想描写解放后高邮发生的变化,这是他心中始终留存的一个情结。
“但是这次是我第四次回到家乡,看到这里的变化很大。”最后,汪朗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高邮与当年老头笔下的是完全不同的。老头后来一直住在北京,不能知道家乡的变化,成了他最大的憾事。今天的高邮还有丰富的底蕴,出了很多青年才俊,希望这些作家能够写出现在的高邮,满足他的心愿。最后,汪朗饱含深情地写下了“最亲故乡人”五个大字。
汪朝写下:“虎虎生威”
“参加老头的活动,已经是第三次了,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作为他的子女,我们感到非常欣慰。”汪老最疼爱的小女儿汪朝,也高兴地接受了家乡媒体的采访。
“家乡如此重视他,正是因为家乡惦记着他,他有非常浓重的家乡情结,他的成长是和家乡分不开的,家乡的民风民俗确定了他的文学之路。”汪朝总结道,老头有关家乡的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未在文章中说过一句家乡的坏话。他的笔调总是充满了温情,作品中的一些人物,不是正面角色,却也非常可爱,不招人讨厌。兴奋之余,汪朝写下了祝愿家乡人民“虎虎生威”四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