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3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开发区两个月增资3.2亿元的事实验证了“开发区速度”的神奇。记者近日从开发区获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开发区融资平台注册资本已增至5.4亿元,比之前净增3.2亿元,大大提高了开发区的融资能力,为做大做强开发区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开发区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瓶颈之一。去年年底以来,开发区人在融资平台建设上下足了功夫。2009年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开发区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成立总注册资本近1.5亿元的高邮惠源区域供水投资有限公司,并利用该平台在春节前融资1亿元,使全区节前资金安排平稳有序。与此同时,开发区利用节前资金相对集中的契机,对高邮经济发展总公司和高邮市市政开盛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其中高邮经济发展总公司的注册资本从1.5亿元增加到2.6亿元,高邮市政开盛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从0.7亿元增加到1.3亿元。此外还对融资公司的经营范围进行统一,对注册地进行一定调整,目前该区融资公司的总注册资本从2.2亿元增加到5.4亿元。
另外,开发区还将根据需要新成立1至2家实体公司,建设新的优质融资平台。目前正在向相关银行申请贷款,欲将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包装为农民集中居住区项目,该项贷款具有规模大、期限长、利率低等特点,是开发区今年上半年重点推进的融资项目,目前已进入项目包装资料对接准备阶段。据开发区负责人介绍,今年开发区的融资能力还将更上一层楼。
“开发区速度”名副其实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开发区融资平台增资3.2亿元,注册资本由原来的2.2亿元增至5.4亿元,翻了一番还多,实在令人震撼,开发区人再次用行动证明了何谓“开发区速度”,“开发区速度”名副其实! 融资平台在两个月内迅速做大,无疑为开发区新一轮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的资本流。眼下,开发区在发展的快车道上越跑越快,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立足自身现状提高投融资能力是摆在开发区人面前急需破解的一道难题。如何破题,如何尽快破题则是当务之急。开发区人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带着激情创新投融资机制,突破融资难的瓶颈,提高融资能力,速度之快,效率之高,着实让人咋舌。 市委、市政府提出举全市之力打造开发区,要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极。开发区发展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里来?如果仅利用有限的资金做有限的事,开发区的发展将裹足不前。唯有大胆创新,创新投融资体制,提高融资的“造血”功能,才能为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才能促进开发区更好更快地发展,真正实现“一年突变、两年巨变、三年大变”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