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2 00:00:00 作者:丁一 来源:今日高邮
——在政协高邮市十一届四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丁 一 (2011年1月11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寒风挡不住春天的脚步。跨入2011年,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肩负着“奋战十二五、建设新高邮”的光荣使命,政协高邮市十一届四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中共高邮市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载入高邮发展史的关键一年。全市人民在中共高邮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争先进位、创新发展,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主题,坚持以“四干”精神推动各项工作,产业转型步伐加快,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开放开发深入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全面完成了2010年和“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开拓创新、团结拼搏的结果,也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和汗水。一年来,市政协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政协人才汇集的优势,在招商引资、园区建设、项目建设、城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重大议题上深入调研,建言献策,促进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深入基层的优势,在文化建设、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民生议题上积极反映民情民意,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事关群众根本利益的各项工作,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多方沟通、协调关系、增进理解,进一步增强了全市各界人士的团结与和谐。对过去一年政协的工作,市委是满意的。在此,我谨代表中共高邮市委,向全体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委员、同志们:
回首往昔,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重任在肩。去年底召开的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对今年和“十二五”发展作出了部署,要求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奋战十二五、建设新高邮”的总体要求,全力打造富裕高邮、创新高邮、生态高邮、文化高邮、幸福高邮,在“十二五”期末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加快推进基本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美好的蓝图激励着我们的斗志,发展的使命落在我们的身上。干好2011年各项工作,开创“十二五”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新局面,建设幸福美好家园,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倍加努力奋斗、倍加顽强拼搏,也需要全体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共创大业。
站在新起点,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大台阶。高邮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找准方位、抓住机遇、埋头发展,是掌握主动、赢得优势、拥有未来的关键。从发展环境看,2011年国家宏观政策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包容性增长,有利于我们增加有效投入,拓展发展空间。从投资环境看,世界各国加强对我国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长三角仍是国际资本转移、优秀人才集聚的战略重地。今后五年,高邮的发展机遇极为难得、极为重要,我们唯有紧紧抓住机遇,抢先起跑、抢道加速,奋力攀升、拼命追赶,才能使“十二五”真正成为高邮科学发展的黄金期。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去年以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精心谋划,强势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5个,竣工投产亿元以上项目30个,目前全市在手推进和实施的10亿元以上特大项目6个以上。站在新一轮发展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务必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开放、抓项目就是抓机遇的理念,集中全部力量、全部精力,把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第一责任,特别是市四套班子领导要率先垂范、从我做起,认真落实“干好分管是常态、主抓项目是核心”的工作要求,带头奋战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第一线,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好表率,在全市上下形成一心一意谋项目、全心全意抓项目、激情惯性干项目的生动局面。各乡镇、园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把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作为重点,加快推进永辉10万吨丙纶、锦绣前程触摸屏、曙光500KV电缆二期、赛德特种电缆一期等一批已在建的重大项目年内竣工达产,加快推进超高压互感器、波司登物流中心、航天水力、康博6000吨高纯硅等一批已签约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其中10亿元(1亿美元)以上工业项目6个以上,竣工投产亿元项目40个以上。要加快做大工业经济总量。2010年,我市圆满实现“工业超千亿、实现新跨越”的目标,全部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增长3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600亿元、增长3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63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达125家。但是高邮还没有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与先进地区相比,工业规模和层次还有较大差距,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还是要坚持工业第一方略不动摇,加快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着力打造千亿级经济开发区、千亿级新能源新光源产业、千亿级机电装备制造业、千亿级建筑业。要继续加大激励力度,推动实施“微小企业进规模工程”和“规模企业上台阶工程”,确保2011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家、亿元以上企业20家、10亿元以上企业1家。要充分调动各类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发展的积极性,确保2011年新增信贷30亿元以上。要加快提升城镇建设品位。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是当今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双轮驱动”的效应正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所重视。我们要积极迎接空港时代、高铁时代的到来,积极构建大交通体系,加快推进京沪高速扩容、S333、S237、淮扬镇铁路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加快融入宁镇扬板块乃至长三角区域大中城市都市圈。进一步整合中心市区及周边小城镇发展资源,推进城市建设扩容提质,加快临泽、三垛、菱塘三个重点中心镇规划建设步伐,探索启动500户以上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着力构建“中心市区+重点中心镇+一般镇+新型社区”分布合理的城镇体系。要注重对邮文化、古文化、水文化的提炼与创新,以撤县建市20周年城建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建“双十”重点工程,大力提升重点路段、河道、广场、景点、商区建设品质,做美城市环境、扮靓城市名片、创响城市品牌,把高邮建设成为“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自豪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