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9 00:00:00 作者:周荣池 星梓 来源:今日高邮
站在“十二五”的起点上,回眸撤县设市二十年来教育事业发展的轨迹,高邮教育写下壮丽诗篇。2010年,“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县”、“江苏省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县”等殊荣的取得,为高邮教育“十一五”收官锦上添花,更为高邮教育二十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市教育局局长许明告诉记者,二十年来,高邮教育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布局,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幅度不断加大,学生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高邮教育已处于同类地区先进水平,从“数量扩展”转向“内涵发展”新阶段。
二十年来,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高邮教育在现代化的征程上一路高歌猛进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把其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通过财政拨款、教育附加、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使高邮教育摆脱昔日一穷二白面貌,呈现欣欣向荣的现代气息。1995年,全市财政投入4778万元,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34.8%。到2005年,全市财政投入17430.1万元,是1995年的3.6倍。近5年,教育投入总额203217.6万元。
随着教育经费的增加,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全市以农村学校为重点,先后组织实施了 “三新一亮”、“六有”、“四配套”、“校校通”、“数字化校园”、“食宿条件改善”、“校舍安全”、“龙芯”电脑等工程建设。近3年,全市新建校舍13.65万平米;教育信息技术装备全面达标,共有39所中小学建成“数字化校园”,全市计算机生机比达8.79:1、师机比达1.4:1,平均2.64个班级拥有1套多媒体设备,基本实现学校教育管理数字化和网络化。2007以来,先后征地342亩、投入2.1亿元实施了职教中心和第二中学异地新建,并实施了备受瞩目的“三校联动”工程。
二十年来,教育管理逐步规范,师资队伍不断优化,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全市教育事业走上了内涵发展的路径
1992年1月,市政府将“调整中小学布局,撤并农村中小学10%”作为全年重抓的20件实事之一,年初在武宁乡进行调整试点。经过20年的调整,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小学52所(其中省实验小学25所),初中25所(其中省示范初中2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普通高中8所(其中省四星级高中2所、省三星级高中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高中2所(其中省四星级职校1所、省三星级职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乡镇(开发区)成人教育中心校21所,成型幼儿园48所(其中省优质幼儿园29所)。
我市十分重视建设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特别强调教师的德与能的提高。围绕“学陶师陶”、“敬业精神大讨论”、“敬业爱岗”、“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教书、管理、服务三育人”等主题,开展了读书学习、座谈讨论、演讲歌咏、岗位竞赛等活动。目前,全市有中小学专任教师5251人,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达72.1%,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达70.8%,高中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数71人,比例达5.1%,另有56名高中教师参加研究生班在读,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56.9%。全市有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名,省特级教师6名,扬州市特级教师6名,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扬州市名校长9名,扬州市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坛新秀336名。
每年初,我市都印发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成立了 “中小学德育研究会”,积极进行德育课程改革探索,推行“有效德育课”,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2010年,市政府明确了5处“高邮市青少年实践基地”,积极争取国资300万元,将原蓓蕾学校改建成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力开展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利用乡镇合并后闲置的校园建立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让孩子在劳动中受教育、长见识。
在教育事业取得不断发展的形势下,高邮教育人意识到要实现新的跨越,改革是惟一的出路。2010年初,教育局出台《高邮市中小学高效课堂过关年活动方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同时,对课堂改革经验进行了提炼,提出了“预—学导航”课堂模式,为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十年来,教育质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一组组数据谱写了高邮教育壮丽诗篇
二十年来教育质量的提升从一组数据就可以看出端倪:上世纪90年代初每年高考录取人数仅有400多人,1998年为961人,2005年为3870人,2010年为5076人……从当初的几百人到现在的几千人,这只是高邮教育质态提升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幼儿园入园率93.2%,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保持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9.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7.43%。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优质创新发展,职教中心创成省四星级职中、菱塘职中创成省三星级职中。全市共建成数控、服装两个省级“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职教中心创成“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另有2个专业创成省级课程改革实验点。全市共建成电子、计算机等4个省示范专业。近3年,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达100%,职教对口单招人数连年攀升。
成人教育一枝独秀,建成江苏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区域内有社区培训学院1所,21个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均建成高邮市乡镇社区教育中心,333个村(居、社区)均建立了市(村)民学校。58个骨干企业建立了职工学校,现有社区教育专职教师109人,兼职教师520人,志愿者1.58万人,建立了以市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主体、村(居)企教学点为延伸的三级管理网络。2010年,扬州市职成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五项行动”项目推进会在高邮召开,省教育厅处室领导及各大市成教战线的专家现场观摩,《中国教育报》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一组组数据,让我们看到高邮教育一串串奋进的脚印,展现的是高邮教育的一幅幅壮美画卷。深藏着五千年人文积淀,成就了多少学子梦想的高邮教育,创造了无愧于现在和未来的高邮教育,正在沐浴着改革的春风,阔步走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