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9 00:00:00 作者:中共高邮市委书记丁一 来源:今日高邮
中共高邮市委书记 丁 一 (2011年4月1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广大市民朋友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千年古城高邮的净土寺塔广场,隆重举行第七届中国双黄鸭蛋节暨撤县设市20周年庆典盛大开幕式。在这喜庆时刻,我谨代表中共高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莅临今天开幕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市人民致以美好的祝愿和节日的问候!
此时此刻,我们相聚在这里,用心感悟这个属于高邮的历史时空。眼前的古塔民居、绿树喷泉、欢歌笑语……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每一个文化符号都镌刻着高邮的时代印迹,一幅千百年的历史画卷在我们面前次第展开。7000多年前,龙虬文明在这里生生不息;4300多年前,帝尧在这里出生,开创史前盛世;2200多年前,秦王嬴政在这里筑高台、置邮亭;1400多年前,隋炀帝在这里开挖运河、沟通南北;700多年前,马可波罗在这里赞誉高邮“城市很大、很繁华”;秦少游、王氏父子、汪曾祺、秦华孙、姜恩柱、吴登云……一代又一代的高邮儿女让这片古老的土地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青春魅力。古城双塔历经沧桑,唐镇国寺塔巍峨挺拔,宋净土寺塔秀美端庄,可谓“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千年的历史在这里沉淀;鸭蛋双黄举世闻名,不仅传承着远古农耕文化的昌盛曙光,更标志着现代高邮人民绿色生态的小康生活,可谓“人间福地、鱼米之乡”,自然的赋予在这里升华。高邮湖万顷碧波,荡不尽千里山河锦绣;神居山多少传说,道不完古今人物风流。开放包容、创业创新、自强不息、守望相助的人文精神已深深铭刻进秦邮大地,铭刻在高邮人民的心灵天地。正是世世代代高邮人民辛勤耕耘、精心呵护这片精神家园,我们才具有不断跨越前行的不竭动力。
此情此景,我们相聚在这里,内心充满着对古城的感恩、对文化的崇敬、对历史的敬畏、对市民的挚爱和对远道而来朋友的深情。高邮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公元前118年,始设高邮县,历置郡、军、州、路、府。经国务院批准,1991年4月高邮撤县设市,从此掀开了高邮历史崭新的一页。20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勤劳智慧的高邮人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团结带领下,踏着改革开放的鼓点,沐浴市场经济的大潮,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顽强拼搏,谱写了气势磅礴、绚丽多彩的历史篇章,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4亿元,财政收入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3亿元,分别是1990年的20倍、70倍和303倍,年均增幅分别达16.3%、23.7%、33.1%。通过大力推进农业增效、工业转型、服务业提升,三次产业比重由1990年的47.5:34.6:17.9调整为2010年的17.3:50.2:32.5,二三产业比重较1990年提高了30.2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型照明器具、机械设备、电线电缆、纺织服装“两新三主”产业,是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全国路灯制造基地、全国高纯度硅材料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手提电脑软板生产基地。2007-2010连续四年被中国社科院评定为 “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发展活力显著提升。有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镇村行政区划调整,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大力实施对外开放发展战略,通过招商引资和扩大出口、实现集团化协作等手段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20年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2亿美元,出口16.2亿美元,特别是重大工业项目实现新突破,总投资60亿元的6000吨高纯硅项目今年将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与央企合作实现零的突破,中国航天动力投资10亿元重组我市中天水力公司的首期项目正在建设中;20亿元的华鑫光伏、20亿元的协合风力发电、1亿美元的物流园等一批重特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致力于建设区域性中等城市,打造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高起点制订城市发展规划,加快建设重点交通工程,连续10年累计投资186亿元实施十轮城建“十大工程”,建城区面积由90年代初的13平方公里扩大到23.8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从16.8平方公里扩大到39.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5.5%,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园林城市等称号。人民群众生活日益富裕,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82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73元,分别是1990年的10.5倍和19倍;2010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达1.85万元,全市提前2年总体上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创建标准。近五年来,市委连续以一号文件下发改善民生的政策意见,大力兴办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事、好事,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今日高邮,全市人民安居乐业,共享全面小康新生活。
实践证明,撤县设市的20年,是高邮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社会进步最明显、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20年。高邮的发展成就,建立在一届为一届打基础、一年为一年添后劲的基础之上,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实践成果,归功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归功于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83万高邮人民,向所有为高邮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首撤县设市的20年,我们深深地感到:只有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才能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顺应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只有与时俱进地弘扬“高邮精神”,才能凝聚发展力量、增强发展动力;只有正确处理保持工作延续与推动战略创新的关系,才能夯实发展基础、实现发展目标;只有不断深化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的互动创新,才能完善发展策略、引领发展方向。
今天,高邮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紧紧围绕“奋战十二五、建设新高邮”的发展主题,强势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着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科教人才战略、城镇化战略、民生幸福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富裕高邮、创新高邮、生态高邮、文化高邮、幸福高邮,在“十二五”期末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加快推进基本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有你们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有83万高邮人民的团结拼搏,高邮这颗江淮之间、运河之滨的闪亮明珠,将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高邮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我衷心祝愿全市人民生活美满,幸福安康!
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事业兴旺、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祝第七届中国双黄鸭蛋节暨撤县设市20周年庆典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