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7 00:00:00 作者:蔡智慧 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近年来,我市积极响应扬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统一行动,围绕目标,突出重点,以林业“六大工程”、“十大项目”和“三级督查”为抓手,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强化政策激励和严格督查考核,积极推动“创森”工作。
“创森”一着不让
高邮“创森”有基础,早在1986年就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称号;2003年和2004年,连续2年被评为“绿色江苏建设先进市”;2006年和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植树造林先进市”和“江苏省造林绿化先进市”;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园林城市”,2010年被评为绿色江苏先进县(市)”。
近年来,我市积极策应扬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统一行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行政推动、强化政策激励和督查考核,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为创新成片造林方式,从2010年开始,我市组织开展了市级机关部门单位投资乡镇成片造林活动,在全社会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2010年,机关部门完成成片造林5620亩。为保障造林资金的投入,我市通过市乡财政拿一点、项目资金争取一点、企业老板投资一点等方式,不断拓宽筹资渠道。2010年,全年累计投入造林资金5.5亿元,预计今年造林投入将达到7亿元。
为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我市从2003年起,每年都对成片造林实行以奖代补政策,而且力度在逐年加大。2011年,我市对单块成片造林达到50至100亩以及100亩以上的,每亩分别以奖代补80元和100元;对集镇绿化率达到40%、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25%、村庄森林覆盖率达到30%的乡镇、园区,奖励5万元;对达到标准的市民广场,奖励5万元;同时根据乡镇、园区造林实绩、依法护林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选一、二等奖,分别奖励5万元和3万元。
我市还严格林业工作的考核奖惩。对完成任务的乡镇、园区,按上述标准进行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或在国家、省、扬州市林业主管部门验收中出现重大问题的,或有发生乱砍滥伐、毁林、乱占林地等违法行为的,一律取消所有以奖代补政策和项目经费安排,不得参与各项绿化评比活动,并予以通报批评。我市还是江苏省首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之一,目前已完成17万亩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并顺利通过了上级林改验收。
造林助推“创森”
驱车行驶在绿意盎然的珠光路上,满目皆是宜人的景致,清新而惬意。这条全长18公里的道路如今已成了贯穿我市城区南北的一条“绿色长廊”,营造出了“上有树冠、中有灌木、四季有景、四时开花”的美景。而另一条全长45公里的安大公路生态景观林则成为我市另一条“绿色通道”。
“创森”以来,我市把造林绿化当做积极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全市已栽植成片林3.3万亩,占扬州市下达任务的157.1%;新栽四旁树木302万株,占扬州市下达任务的171.6%。森林覆盖面积已有47.7万亩。我市林业已基本形成了“一乡一品”的发展格局,马棚镇的东湖湿地公园、周巷镇的“三水一高梨”、甘垛镇的柏林庄园和界首镇的“连标葡萄园”、临泽镇的“生态度假村”、菱塘回族乡的“清真花木园”、天山镇的“神居山生态旅游风景区”、送桥镇的“万紫千红”、郭集镇的“缤纷柳园”、车逻镇的“春色满园”,以及长达45公里的安大公路绿色景观通道等等,各具特色,蔚为壮观。
今年,我市除重点打造全长60公里的绿色通道外,还实施了“道路河堤绿化、农田林网绿化、村庄集镇绿化、丘陵岗地绿化、森林旅游绿化、高效林业绿化”等六大林业工程,同时排定了安大公路北段景观绿色通道为重点,天山神居山旅游景区绿化、汉留润和花木生态景观林、送桥万紫千红经济林果园、车逻春色满园大棚设施油桃园、郭集山湖山庄景观林、马棚唐墩庄园、汤庄久久公司生态园、周山桂花园、界首豪达花木场建设等十大重点林业项目,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十大项目累计绿化面积近万亩,今年一期工程拟建设5000亩,现已基本完成。
“创森”亮点频现
我市“创森”以来,工作亮点频现。在城区积极推进城区绿化,先后建设了南海、北海、文游、东塔等绿化广场,建成北澄子河风光带(一期)、运河东堤风光带;2009年完成北澄子河风光带(二期)、通湖路东延、珠光路两侧各23.5米绿化带等重点工程建设;2010年,先后完成东入口绿化改造,增加绿地7.8公顷;完成文游广场建设,增加绿地2.8公顷;完成大淖广场建设,增加绿地4.4公顷;各乡镇、园区也对重要节点进行绿化配套和改造。一批高品位、高质量、开放性公共绿地的建设,极大地满足了城市居民休闲的需要。我市在城区还积极推进增绿透绿工程,两年来共计对城区58家单位开展增绿及透绿工程建设,新增加绿化面积35.7万平方米。创成了12家省级园林式单位。2010年7月,组织申报了一批省(市)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对新建居住区,严格按照绿化建设标准配套绿化,创成了清华园小区、康华园·现代城、新加坡花园、瑞和阳光城、盛丰·福邸等5家省级园林式居住区。同时积极指导各乡镇、园区开展公共绿地建设,提高绿量,提升绿地品位,已先后建成三垛三阳河风光带、八桥休闲广场、周巷市民广场、司徒三阳河风光带、司徒农民乐园、卸甲市民广场、车逻市民广场、菱塘农民乐园、临泽市民广场等一批广场公共绿地。
与此同时,我市还通过组织开展“市级机关部门投资乡镇成片造林”活动、实施林业“十大项目”以及建立林业工作三级督查机制等,积极推进“创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