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9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邮
——解读省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的结构与重点难点
近日,我市全面吹响省级文明城市创建集结号,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全员参与,确保年内如期创成省级文明城市。力争创建分厘不让、每分必争,必须对《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提出的353个得分点有充分了解,对创建的重点难点了然于胸。为此,记者日前走访了市文明办负责人张贞明。
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共有9个测评项目
据介绍,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共有9个测评项目、36个测评指标、126项测评内容、353个得分点。9个测评项目分别是: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
其中,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包括:干部学习教育、政务行为规范、群众对勤政廉政的满意度等。
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包括: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援助、公民权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妇女权益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基层民主政治等。
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包括:社会诚信、市场监管、窗口行业服务(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行业风气满意度)。
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形势政策和国情教育、市民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团结进步、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管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活动与文体设施、科学普及、公共场所道德、文明交通、公共设施维护、市民文明行为、社会道德风尚等。
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网吧的监督管理、网吧经营秩序、网络环境的净化、荧屏声频净化、出版物市场管理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等。
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包括:人均GDP水平、单位GDP能耗、第三产业贡献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国际互联网用户普及率、公共设施与公共交通、公共场所秩序、医疗与公共卫生、人口与生活质量、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等。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包括:城市绿化、环境管理与环境质量、土地资源管理。
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包括:组织领导、城乡基层创建工作、创建管理等。
创建不能指望“临门一脚”,而要追求每个细节都尽善尽美
张贞明指出,每个测评项目都包含众多内容,而且评分采用“状态描述法”,分A、B、C三个层次,也即按好中差分别打分,这就要求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每位公民、每个单位做起,从每一天每一件事做起,尽量使得分点不失分或少失分,追求尽善尽美,才能拿高分。
另外,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将“考验”每一位市民、每个窗口单位。对照省文明城市创建有关要求,我们应该做到在公共场所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损坏花草树木,不吵架斗殴,在禁烟场所不吸烟;在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体育场等场所要安静、文明,不大声喧哗、嬉闹;遵守交通规则,机动车让行斑马线、不闯红灯,行人不乱穿马路;市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支持见义勇为……同时,窗口行业要规范用语,商家要明码标价,不占用城市盲道,街区无违章搭建,不盯人拉客、不在街头散发小广告、乱张贴乱涂写等。省考察组将不定期来暗访,对公共文明指数进行现场观察,如果暗访综合得分在申报创建城市中排名末位,将自动淘汰出局,我们所有的创建努力就会功亏一篑。
省文明城市创建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责任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建得分、群众得利,市民素质提高、城市品质提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