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开发区 跨越巨变铸华章

2011-07-18 00:00:00    作者:韩粉琴 马越    来源:今日高邮

15日,记者在开发区采访时,有关负责同志向记者透露:江苏省“十一五”园区综合排名结果将公布,高邮经济开发区在全省经济开发区中排名将大幅上升,提前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12年在省级经济开发区排名前进8个位次,在扬州“八区两园”排名前进3个位次的目标。今年初,开发区还被人民网评为“最具特色产业开发区”、“最具政府服务竞争力开发区”。

近年来,开发区以“干不到一流就是失职,争不到第一就是落后”的赶超精神,以“5+2”、“白+黑”的苦干精神,解放思想,创新方法,克难攻坚,实现开发区的快速崛起,成为全市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典范之一。

扼守招商引资“生命线”,创新理念屡创招商新高

今年上半年,开发区新增民资注册资本金16.1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9%;外资实际到账6645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的72.2%,占全市上半年实绩的70.54%。

开发区撑起全市外资利用的“大半壁江山”,确确实实地发挥了对外开放主窗口、招商引资领头羊的作用。

“招商引资为零,一切皆为零”、“一切为招商服务,一切向招商倾斜,一切以招商衡量”,这是开发区人在激烈的招商竞争中发出的铮铮誓言。近年来,开发区不断创新招商理念,突出产业招商,设立服装服饰、机械制造、电子电气、医药食品、太阳能光伏等五大产业招商分局,围绕五大主导产业特别是太阳能光伏产业进行招商;瞄准世界500强,民营企业国内500强、国企、央企及上市公司等开展招商;严格招商考核,成立项目预审委员会和招商实绩鉴定委员会,不断完善招商考核体系,激发全员招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充分发动内部力量招商的同时,开发区推出“委托招商百人工程”,有针对性地邀请创业能人、外籍名人、中介商人、商业巨人担任“编外招商员”,制订相应的考核激励办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今年以来,已有韩国、日本、美国等国际友人成为开发区的“委托招商员”。 

此外,开发区还计划于7月底成立开发区招商六局,正式把招商网络延伸到国外。

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詹东周说,现在开发区招商已形成“亲商—扶商—安商—招商”的良性循环,正是有了这样的招商队伍和氛围,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才得以不断刷新纪录、屡创新高。

创优服务,项目建设尽现“开发区速度”

总投资60亿元的康博高纯硅项目于2010年12月18日正式签约,2011年1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开发区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与268户居民达成拆迁协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发区成立专门工作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帮办成员,正常有20至30人围着项目转,遇到矛盾问题随时协调解决,仅上半年就召开专题会、协调会10多次。目前项目进展顺利,6000平方米的办公楼主体已竣工,28幢主体厂房已全面开挖建设,计划2011年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像康博这样的大项目、大工程正常建设周期至少2年半。康博高纯硅项目折射出了“开发区速度”。

开发区大发展体现在项目上,没有项目一切都是空谈。要实现项目的滚动发展,就必须不断有新项目和大项目签约、开工、投产、达效、增资。今年以来,开发区明确提出了5亿以上项目区领导挂联,亿元以上项目副局级以上干部挂联,5000万至1亿元项目中层以上干部挂联,强化一线帮办协调、现场集体办公、个案联合处置等措施。仅上半年,全区共实施项目建设1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民资项目15个,外资项目3个。优质的服务铸就了“ 开发区速度”。

省委选调生、南京理工大学博士晏鹰去年来到开发区工作,他由衷地说,高邮经济开发区抓项目的干劲足、力度大、措施实,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服务项目建设,绕不开土地、资金、用工以及环境等要素话题。开发区想方设法破解发展瓶颈,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硬环境。开发区成立了经济发展总公司以及惠源供水、开盛市政、开元担保等公司,并通过公司化运作初步实现融资能力的“突变”。上半年组织3次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最近,开发区与邮储银行对接,帮助三四家中小企业申报授信额度,缓解企业燃眉之急,又促进资金有效利用。今年以来,开发区还设立10多个外地招工网络,举办4次专场招聘会,帮助企业引进劳动力2000多人,有效缓解“用工荒”。

 

科技创新,集聚开发区核心竞争力

高邮开发区不沿江、不靠海,没有什么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只有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产生乘数效应,才能实现后发先至、跨越发展。

近年来,高邮开发区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目标和人才创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着力强化平台建设、政策扶持和人才服务,并取得明显成效。

开发区先后投入1.2亿元,新建8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用房、5000平方米的研发大楼、700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筑巢引凤,成功引进了奥普莱医疗器械、均英光电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旅美药剂学博士范军团队、微电子学博士林琳、信息技术博士胡荣林等一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邮开发区通过向上争取政策、内部出台优惠政策等措施,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全区有7家企业跻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建立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科生物与哈工大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宏远与清华大学合作建成了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全区25000多名从业人员中,有博士11名、硕士50多名、大学学历500多名、大专学历近千名,有2人获省“双创计划”资助、4人获扬州“绿杨金凤”计划资助。

开发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热情空前高涨,今年上半年申报专利136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

转型升级,全面吹响千亿级园区号角

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开发区要进一步提升集聚、服务、融资和创新功能,保持重大项目集聚、基础设施推进、科技创新加速的强劲势头,建成省级创新型园区、省级生态园区,努力跻身苏中开发区前列。

进入“十二五”,开发区在招商引资、产业调整、园区建设中不断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全面吹响奋战千亿级园区的新号角。

开发区原来以纺织服装、医药食品、机械制造等传统加工型产业为主,虽然每年都有投入,但发展速度快不起来,规模不够大。随着60亿的康博高纯硅项目落户,光伏成为开发区今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最大亮点,华新光伏、亿霖电池片、恒远光伏、储能电池等10亿元项目相继签约或开工建设,在手洽谈的光伏类大项目还有3至4个。目前开发区正规划建设3平方公里的光伏特色产业园和2平方公里的电池产业园,以康博为龙头,带动新潮光伏、均英电子、祥和电子、金太阳能、腾大光电、欧力特电源等企业成长壮大,拉长增粗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条,并向省商务厅申报建设省级光伏特色产业园,可望年内获批。光伏新能源产业在开发区从无到我、异军突起,将有力地提升产业档次,加速开发区发展,预计“十二五”末,开发区光伏产业将形成300亿元的规模。

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光伏特色产业基地的出现,将为开发区招商引资模式的创新转型提供契机,他们正尝试从传统的上门推销式招商向适度启动营销式招商转变、向科技招商跨越,以特色产业和高品质的平台,吸引更多投资者上门。

开发区科技孵化工作正在尝试“借巢引凤”新路,借鉴苏南、广州等地建设民营科技创业园的成功经验,引进江苏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高邮分中心项目,由具有多年民营科技孵化器运作经验的无锡矽太公司投资建设并运营。目前,该项目于4月19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招引80家以上高成长型科技创新型企业,其中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不少于20个。

开发区经济是典型的候鸟经济,只有筑好高标准之“巢”,才能引来大企业之“凤”。近年,开发区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做好“七通一平”,的同时,更加重视园区的绿化、美化、亮化等配套工程建设和功能型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东湖湿地公园、“四海之家”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服务中心等商务休闲和娱乐生活的现代化服务设施。晏鹰博士敏感地意识这一新动向:“开发区正从工业新城向宜居城市新区转变。”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