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城南新区 “创新魔方”转出“艳阳天”

2011-07-21 00:00:00    作者:徐炜 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城南经济新区的标识是一个红色魔方雕塑,给人超炫的视觉冲击。创新的理念、机制、措施也犹如一个魔力十足的魔方,给城南经济新区带来巨大改变,更迎来发展的艳阳天。

能够玩转“创新魔方”,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是城南经济新区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全市经济发展“后进者”快速跃升为“排头兵”的关键所在。

谈及新区华丽转身的奥秘,城南经济新区党工委书记潘建奇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创新”。

从率先实行 “岗位全员聘用”和“岗位绩效工资”,到积极探索“选人创新”和“用人创新”,再到后来一改传统招商方式,向以公司化、专业化、市场化招商为主、行政推动并重的方式转变……城南经济新区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发展的模式,以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十一五”的完美收官,以及今年上半年经济“双过半”为 “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创新招商引来“项目森林”

经过几年的摸索,城南经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一班人意识到,招商决不能局限于原有的招商模式。只有摒弃固有招商模式,招商才能有所突破。

正因为如此,城南经济新区从过去主要依靠行政化招商发展到以市场化为主、行政化推动并重的招商方式,成立了招商总公司和三个招商分公司,相应设立苏州、宁波、东莞三个驻外办事处,每个招商分公司挂联一个招商办事处,紧紧抓住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瞄准新区绿色食品、都市型新材料和商贸现代物流三大产业进行定向、敲门招商,并完善招商机制、严格招商考核,取得良好招商效果。

今年上半年,新区从容应对宏观发展环境日益趋紧的困难形势,全力克服银根收缩、土地指标停供、人力电力优势衰减的不利影响,进一步优化招商考核方法,充分发挥全员招商的激情优势,有效利用专业招商、企业招商、驻点招商、委托招商、节庆招商的资源优势和能力优势,将人力、财力、物力不断向招商一线倾斜;进一步转变思路、克难求进,招商引资工作态势良好,成果喜人。1至6月,新区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在手洽谈,即将签约30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特别是总投资达16亿元的艾晖光伏项目,以及天高纤维、朗鸿机电、LED新光源等外资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协议注册外资2500万美元,成为新区完成全年外资目标的重要保证。

S237、S333、珠光路、外环路及园区中心大道、兴区路等重要骨干道路不仅打通了新区的对外通道,更为众多项目的落户搭建了宽广的平台。现如今,新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上半年,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近6亿元,博美克机械、恒运达工贸、冬暖夏凉新型建材、鸿信新能源等项目正快速推进。往年结转续建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超12亿元,翔鹏多晶硅、高邮鸭博馆、赛尔橡胶、蔚宝液压、云鹏塑业等项目正陆续建成、竣工、达产。已注册亟待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一批项目的实施推进,引来了新区项目建设的一片“茂密森林”。

创新服务激发企业快转型

目前,城南经济新区建成和在建的项目有60多个,随着项目的不断增多,新区在企业管理服务上不断创新理念,把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向以金融、科技、信息、人才为主的服务方式上转变,帮助企业走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品牌专利申报之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的进一步迸发。

今年以来,新区进一步创新思路,务实举措,着力破解企业普遍存在的用工难、用电难、融资难三大要素制约,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产学研交流与合作,建立和完善技术研发机构,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努力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新华能石油装备公司与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展石油勘探用井下模拟测调装置的科技攻关,取得重要突破,3项专利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秦邮蛋品公司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开发“罗氏沼虾即食调理食品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并正式成为江南大学校外水产加工教学实习基地;康宝电器公司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开发高灵敏度的瓦斯传感器,计划应用二氧化钛作为半导体材料,开发气体传感器、物联网传感器等新产品;吉信船舶公司、湖宝水产公司也分别与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开发“转叶式舵机”项目和“低值淡水鱼深加工”项目。

与此同时,新区重点帮助森木机械、吉信船舶、康宝电器等企业分别与中国矿大、北京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发新产品;推动金晖光伏、明晟新能源、云鹏塑业等企业引进新设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导红太阳食品、秦邮蛋品、汉升高分子等企业分别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和扬州市知名产品;全力协助多家企业申请各项专利56件。

创新机制催生“核心竞争力”

走进城南经济新区,记者感受到浓厚的大招商、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氛围,更感受到新区人无与伦比的干事激情, 这是新机制新体制带来的“鲶鱼效应”。

“新区要有新机制新体制”,这是市委、市政府对城南经济新区寄予的厚望,而新区人不负众望、敢为人先,就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在全市率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改革,催生了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新区在全市率先实行 “全员岗位聘用制”和“岗位绩效工资制”,除了9名市管干部的任用、考绩、报酬仍按上级规定执行外,其他各类人员打破公务员、事业编制、招聘人员身份界限,根据岗位需求,进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而岗位绩效工资制则是以岗定薪、以绩定酬、能高能低的灵活分配机制。新制度实施以来,30多名工作人员各有其岗,以岗定责。更重要的是,分配报酬向重实绩、重贡献和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倾斜,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增强素质和奋发进取的内动力和执行力,并形成了全体干部了然于心、见之于行、行之有效的浓烈氛围,从而保证了从“核心竞争力”这一“泵房”内源源不断“泵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激情激发干劲,干劲催生成效。一组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新区实现全部工业产值22.35亿元,其中列统企业产值11.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97%和44.8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9.97 亿元,同比增长162.37%;新增民营注册资本提前半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共计5.95亿元,财政收入73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5.88%和37.89%;全部企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56%,增幅列全市前茅。

我们欣喜地看到,城南经济新区正以百米冲刺式的“新区速度”向着打造特色产业高地、建设活力宜居新城的目标昂首奋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