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我市加强文物保护展现古城风貌

2011-11-18 00:00:00    作者: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前不久,历时7个月、耗资30多万元的高邮州署头门修缮工程正式竣工。记者在现场看到,八字墙、石碑、古钉门、方砖等均已成功修缮,看上去更加庄严气派。州署头门修缮只是我市加强文物保护、致力文化高邮建设的一个缩影。

清蒲松龄在《高邮月课示》中称:“高邮文物,号称名区。”目前,我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高邮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5个,在全省县级市中位居前列。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了城南、城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投入近千万元对净土寺塔、镇国寺塔、当铺主体楼、菱塘清真寺、东塔文化景区古民居和奎楼、宋城墙、王氏故居等文保单位进行修缮。今年,又修缮了州署头门和日军投降地旧址,一批珍贵的文物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在修缮的过程中,我市严格遵守“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历史风貌,达到了既保证文物本体安全又增强观瞻性的目的。同时,十分注重细节处理,复原了因前人修缮不当而散失的历史文化信息。

 为加强文物保护,进一步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我市还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对全市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登记,列入登记名册的文物有253处,  数量和质量均居扬州各县(市)之首。目前,我市有8处文物点被国家“申遗办”列入大运河申遗保护名录,在扬州县级市中排名第一。

我市还成立了高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高邮民歌(里下河民歌)传习所,并公布了《高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出版了《高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成果汇编》,以指导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申报和保护工作。目前,高邮民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邮董糖制作工艺、界首茶干制作工艺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临泽高跷、卸甲民歌等列入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