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5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一座充满自然与人文之美的城市,如今被另一种风景装扮得更加亮丽,被一股股“精气神”浸润得越发温情生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高邮好人”……2006年以来,我市已举行三届“文明好市民”(高邮好人)评选活动,从300多名候选人中选出31名“高邮好人”,其中已有5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高邮好人”叠加起邮城文明新高度
去年6月,我市又开展推荐、宣传、学习、争做“高邮好人”活动,全市涌现出一群见义勇为、敬业爱岗、孝老爱亲、乐于助人的“草根英雄”。他们平凡中见伟大,寻常中显高尚,他们用道德的火炬照亮了人们的心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精彩演绎,让千年古城更具蓬勃向上的“精气神”。
“高邮好人”是生活在老百姓身边的普通人,其善良之举展现了爱他人、爱高邮、爱社会的大爱情怀,其人可敬可亲,其事可信可学,他们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根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道德标杆。时汝铜,一个乡村医生,22年如一日,把邻里大娘视为亲娘赡养,真情不移,其乐融融;下岗工人郑龙扣20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身患重病的前妻的母亲,黑发变白发,但不变的是尽“儿子”的责任;20岁的师雪梅不离不弃照顾身患重病的养父,与身边好人同唱一曲《感恩的心》……高邮人自豪地说,“高邮好人”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新骄傲”,是城市文明的“精气神”。
文明,因人而生动,文明因人而鲜活。“高邮好人”从“个体”到“群体”再到“团队”,从1个人到10个人,再到几十人、上百人、上千人。王坤和俞群的相厮相守、相亲相爱,演绎的一段“爱在天地间”的人间大爱,感动古城、感动世间,沁人心脾、涤荡人心;耿高鹏在危急关头,奋力一推,把生的希望推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以短暂而光辉的人生,成就了一个义薄云天的大写的“人”,他的奋力一推,在高邮这座千年古城掀起了巨大的“感情波澜”;贫困女子管霞,拾到巨款不心动,她以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人性的真善美;高邮赞化学校学生管仲培不怕被“讹”的风险,扶起摔倒的老人送往医院,被媒体誉为“最美中学生”,她的一扶,扶出了人性的光辉与温暖,拨动了每一个人向善的心弦……他们的凡人善举先后被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报道,并登上“中国好人榜”。耿高鹏、王坤还分别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候选人、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开展以来,琵琶社区的几位老党员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一把小扫帚,扫靓大家园,一些普通市民也纷纷加入 “志愿者队伍”,他们用行动感恩生活、感恩城市。八桥关工委“五老”志愿者爱心接力一棒接一棒,云蒸霞蔚添璀璨,奉献染就夕阳红。运东船闸的“社会妈妈”7年照顾一个个素不相识的孤贫儿童。临泽镇5名大学生村官成立留守儿童快乐家园,用爱和温暖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这种因爱而爱、因爱而美、因爱而和谐的道德质感,使一个个“小善”积聚成城市的“大德”。 一群“高邮好人”带来的满城春风,叠加起高邮这座城市文明的新高度。正如市委书记丁一所说:“一群好人,满城春风,一座城市的文明,是由普通人、凡人善举共同写就、共同叠加而成!”
“高邮好人”源于一方培育的“沃土”
市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素质是城市品质的灵魂和精华,也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高邮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丰厚、民风淳朴、百姓善良,一个城市出现这么多令人称道的好人,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深入探究,答案就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高邮有一方培育好人的“沃土”。
在高邮,做好人光荣,做好事不吃亏。管霞拾金不昧的善举经媒体报道后,市领导登门送上慰问金,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撑起了一个贫困的家,继而又演绎出失主救助贫困女的人间真情。耿高鹏见义勇为勇救落水儿童,献出年轻的生命,市里为英雄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为“高邮好人”送行。为让英雄流血不流泪,政府除为英雄家庭颁发见义勇为抚恤金外,市领导还专程登门慰问,送上慰问金,同时发动社会各界募集善款,安抚英雄家庭,并向上申报追认英雄为革命烈士。“最美中学生”管仲培扶起摔倒老人送医院治疗的事迹被人发现后,《高邮报》等市内媒体在第一时间追踪报道,并引发了全国各大媒体的关注和追踪,“最美中学生”的笑脸照片出现在央视的荧屏,刊登在报纸上,高邮赞化学校还把“最美的笑脸”放大在校园外的橱窗里并给予管仲培嘉奖……
在“高邮好人”群像的背后,是一套完善、科学的保障机制。市里除建立见义勇为奖励补偿机制外,还制订出台了《城市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开展“我爱我家,共建美好家园”主题实践活动,同时还发出了《开展推荐、宣传、学习、争做“高邮好人”活动通知》,并组织“高邮好人”评选。在“高邮好人”评选颁奖盛典上,市领导为“高邮好人”戴红花、披绶带、颁奖金、授证书,让“高邮好人”比明星更光彩动人。更为重要的是,我市还将文明创建情况作为考核职能部门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高邮报》、高邮电视台开设了“高邮好人”专栏,定期推出老百姓身边的凡人善举。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编发《高邮好人事迹汇编》散发到城乡各地,并通过“百姓讲堂”宣传“高邮好人”,学习“高邮好人”。社区还创造性打造“好人社区”,让社区好人上榜、故事上墙、笑脸照片固化在“幸福长廊”……
一方培育“好人”的“沃土”,蕴育了一群“高邮好人”,并形成城市文明建设的“森林效应”。他们是胸怀大爱、乐于助人的群体,是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群体,是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的群体,是孝老爱亲、推己及人的群体……“好人精神”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
“高邮好人”彰显思想道德“核心价值观”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崇高和谐、敬业奉献是“高邮好人”最典型的道德品质。在这些“感动高邮”人物的背后,都有一种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它彰显了“核心价值观”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引领意义。汤庄工业的“常青树”吴有还,同病魔斗争10多年,致富一方,造福家乡,反哺社会,他说:“再多的钱有什么用,只有为家乡发展多作贡献,才不枉这一生!”车逻镇闸河小学教师徐善兰,因舍不得放下孩子们,将自己的病拖了7个月,延误了治疗时机,就连她在上海华山医院抢救时,她仍惦记着班上的孩子们。徐善兰如花的生命在“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中芬芳益远。三垛镇60多岁农村妇女贾锁香,将7位不同姓氏的五保老人接到家中照料,尽一个“孝女”的责任,10多年来,她先后为4位五保老人养老送终……
“高邮好人”虽然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事迹都让人感动、震撼人心,他们到底图什么?真善美,赞美容易,支持容易,表扬容易,说起来也容易,但心向之、践行之、笃行之却不容易。我们从“高邮好人”身上,看到了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了“核心价值观”的真谛,而且,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可亲、可敬、可学。
“高邮好人”都是平凡普通的人,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为我们树立了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范,这种精神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认同、接受,并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这种精神,必将发挥教育人民、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引领风尚的作用,必将激励我们学习“高邮好人”,争做“高邮好人”,为“五个高邮”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邮好人”让城市更美,让城市更具“精气神”。让我们赞美善行,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善行和美德,为社会撑起一片蓝天,让“高邮好人”化成一枚枚岁月的勋章,成为城市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在整个社会形成强大的向善力量,使高邮成为爱心之城、和谐之城、敬业之城、奉献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