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我市自主筹资“清零”农村困难户危房

2011-11-26 00:00:00    作者:薛嵩 晓寒 晓莉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大门上贴着红艳艳的“福”字,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布局合理、装潢简约。“如果没有政府帮助我盖新房,这辈子我也不会有个属于自己的家,现在心里更踏实、生活更有盼头啦!”站在新盖的三间大瓦房前,原来居无定所的高邮镇高谢村村民戴春山激动地说。

今年以来,我市在没有上级硬性考核要求和专项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本着“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把实事办实”的原则,自主筹资646.8万元资金,对全市农村危房进行全面改造。截至目前,全市310户农村困难家庭全部搬进新居,圆了安居梦。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对新建或购置住房的每户补贴2万元,修缮的每户补助1.2万元,各乡镇也都落实了新建或购买住房的每户补助0.5万元、修缮的每户补助0.3万元的配套资金,这样的补助标准在全省甚至全国都算较高水平。

去年年底,市委书记丁一到汉留镇曾钰村慰问困难户嵇粉子,90多岁的孤寡老人向书记道出实情:她有得吃、有得穿,每个月又能拿到市里发放的尊老金,就是住的房屋又破又漏。丁一听后感到非常痛心,日求三餐、夜求一宿,住有所居是老百姓的基本生存权益,在我市实现全面达小康、奔向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更要关心那些还住在冬不足以避风雪、夏不能挡风雨的危房里的农村特困群体。丁一当场承诺为嵇粉子修建房屋。

其实,我市有300户左右像嵇粉子这样的农村住房困难户,民政部门面对这部分困难群体却有心无力改变,因为省和扬州市对低保户、五保户、重残人员、优抚对象等都有专项资金和考核要求,但危房改造不列入民政考核内容,财力尚不宽裕的我市每年只能挤出少量 “配套资金”,逐年解决几十户,且受助对象也多是家庭困难的优抚对象。

改造农村困难户危房体现的是党委政府对老百姓的感情问题,是实实在在的幸福工程。随后不久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市四套班子相关领导迅速达成共识:既要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民生改善的温度。“农村危房全部改造到位”被列入2011年市政府为民办八件实事之一,写进市政府向人代会的工作报告中。市政府随后又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了各乡镇、各部门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做好走访调查、认证、公示、督查、建设、监管、验收……至11月初,我市农村困难户危房彻底“清零”。

党委、政府把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里,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支持。横泾镇的建安公司副经理万士华带着工程队,为低保户沐树同新建了70多平方米的三间瓦房,造价近5万元,只收取了2万元;车逻镇的瓦工孙万同完全义务为孙万里建房,不收一分劳务费,同时垫付其他工人的工资;开发区腰圩村和清水潭村村委会组织村民,为本村无劳动力和理财能力差的危改对象包建包修了房屋……

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爱心共同撑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蓝天”。83岁的杨银珍老人家住龙虬镇兴南村,15年前,老人惟一的儿子因病去世,儿媳改嫁,老人和孙子相依为命,一直住在摇摇欲坠的老屋。“以前我住的房子到处都漏,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遇到大风大雨的天气,害怕房子倒塌,我就躲到大桌子底下。现在政府帮我把房子修好,我做新娘子都没有住过这么好的房子,我真正过上幸福的日子啦!”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