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6 00:00:00 作者:邵德军 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日前,市经济开发区的永济医药海归博士范军和绿科生物的马放教授顺利入选“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计划项目”;宏远电子、戚伍水产等企业的8名高层次人才申报省人才引进计划……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为经济开发区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个企业的发展过了亿元关卡后,就会遇到技术研发瓶颈。如何凭借创新,让企业跃上新的发展平台?市经济开发区从技术创新入手,积极引导企业走自主技术创新之路。今年以来,凯尔化工申报了“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华盟电子、华尔光电申报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全区累计申请专利180件,其中发明专利80多件,专利授权70件,企业注册商标40多件,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均拥有自己的专利产品,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今年1至11月份,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43%以上。
为给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经济开发区巧当“红娘”,力促企业同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姻”。今年以来,园区企业先后与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科院化学所等多家著名高校、院所签订了10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宏远电子还引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化学所所长马立骏院士,建立起省级院士工作站,并获立项支持资金100万元。院士工作站的建立,大大提升了该企业新品研发能力,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开发区每个骨干企业的背后都有一个研发团队和平台,为企业重大科技项目的联合攻关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以来,凯尔化工、宏远电子、戚伍水产、双兔米业、富裕达、永辉丙纶、华尔光电、新亚制药等企业都实施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企业增加上亿元的销售。
据了解,市经济开发区还将与上海陆家嘴“人才金港”项目进行合作,规划建设4万平方米的产学研创新基地,并计划再引进一批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使“创新团队”覆盖整个开发区,让开发区成为我市名副其实的创新“先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