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1 00:00:00 作者:周麟 王道 蔡忠泽 乔元江 徐跃亮 吴继原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连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的热潮,纷纷表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加速转型、争先进位,为全面提升小康高邮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纪委:20日上午,市纪委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朱勇要求,要结合纪检监察工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围绕“提振信心、提质转型、提速跨越”主题,切实履职,积极作为,抓紧谋划当前及明年各项工作,要按照“公正、严明、勤廉、谦和”的要求,坚持“更宽思路、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作风”的工作方式,积极谋划如何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构建更为完善、科学的惩防体系,强化“三项建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全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农口部门:19日下午,市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永宝主持会议,市领导吴平权、孙建年参加会议。
徐永宝要求市农口部门围绕全会提出的明年“三农” 工作目标,迅速分解任务,迅速制定计划,全面贯彻全会精神;要开展好冬春水利建设、造林绿化和农村环境督查,实施好扶贫攻坚,维护好农村稳定,全力推进“三农”重点工作;要按照谋划到位、人员到位、实施到位、总结到位、考核到位的要求,全力打造“三农”亮点。
开发区:18日上午,开发区召开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专题会议。副市长汤学仁要求全区上下要迅速掀起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热潮,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着不让地做好年关岁尾各项工作,倒计时冲刺全年目标。汤学仁说,要狠抓近期工作,冲刺全年目标,确保各项工作综合考核不失分;要认真谋划来年各项目标任务;要破解难题,强势推进当前各项工作;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廉洁自律意识。
高邮镇:市委十届二次全会胜利闭幕后,高邮镇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全会精神,要求全镇上下具体做到: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要在全市打头阵,按照发展速度高于周边、好于过去、快于全市的原则,设定好来年工作目标和今后五年目标,力争2015年、确保2016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抓好几件民生实事,让全镇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提高全镇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始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一方面要认真做好换届工作,保持干部队伍的稳定,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类突发性矛盾;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菱塘回族乡:17日至18日,菱塘回族乡先后通过召开乡党委扩大会议、全乡两级干部会议、人代会例会,并利用作为全市冬训试点的契机,在第一时间传达贯彻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菱塘回族乡通过原原本本学报告、透透彻彻看形势、上下左右作比较,明确提出2012年全乡各项工作要紧扣市委提出的“提振信心、提质转型、提速跨越”发展主题,围绕“全国民族乡镇争第一、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的新一轮发展目标,主攻经济发展重点,培植社会事业看点,聚焦民生幸福热点,创新社会管理亮点,力争明年经济总量、GDP、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1年预计可实现140亿元、24亿元、1.3亿元、1.58万元基础上,分别增长30%、20%、30%和15%以上。
三垛镇:18日上午,三垛镇及时组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以及镇村组三级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要求全镇上下进一步增强决战决胜年度各项目标的信心,以又好又快、能超则超的要求,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发展指标。
三垛镇提出,要立足打造苏中名镇的高点定位,明确明年“1234”的发展目标,即:坚持一心谋发展,以“四干”精神为引领,进一步打造一支团结干事、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干部团队。力促“二业”求突破,在加快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时,突出以工业突破、现代服务业突破为主导,整合力量,全力推进更高水平小康三垛建设。建好“三区”抓提升,花大气力抓好镇区、园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确保经济建设翻身仗、集镇建设漂亮仗、农民得实惠账、干部能打硬仗的目标实现,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新高邮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八桥镇:19 日,八桥镇党委政府召开副镇级以上干部会议等,两次传达学习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迅速发出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动员令,并响亮提出2012 年“增量领跑全市 、均量赶超郭集、 总量跨越进位”新的发展目标。
如何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八桥镇“早”字当头,突出抓“回头看”、抓“开门红”、抓“民生和谐”,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应税销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 2011 年基础上分别增长 28% 、 20%、 40% 、 35% ,努力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市领先。同时,力争明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112 元,综合实力在全市排名比上年前移不少于 3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