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9 00:00:00 作者:红梅 玮玮 来源:今日高邮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这是所有老年人期待的晚年生活。龙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们生活怎样?他们的年货是否已准备到位?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来到车逻镇朝阳敬老院采访。只见这里的老人们悠闲自得,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读报……整个敬老院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一派温馨祥和的景象。
这个冬季,我们很温暖
农历腊月十九早晨,记者去的当天,74岁的陶维宏老大爷手里正拿着刚发下来的生活物品。见到记者,老人家热情地打着招呼。跟着陶大爷,记者走进他的房间。整个小屋干净整洁,屋内衣柜、桌椅、电视、卫生间一应俱全。翻开小床上的床单,一张厚厚的海绵垫,两床柔软的棉花胎,摸上去既松软又厚实。“这些都是入冬后,院里统一给我们发的。”陶大爷高兴地说。
陶大爷告诉记者,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妻子就去世了,一直与儿子相依为命,由于家贫,他曾吃过很多苦。可自从4年前,他来到敬老院生活以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他吃、穿、住、用都不用自己再操心,这里各种娱乐设施也都齐全,日子过得很惬意。
当记者问他过年做了哪些准备时,陶大爷笑着说:“在敬老院里什么都不用准备,敬老院为我们考虑得很到位。”他拿出刚发的那条新毛巾告诉记者,“这就是河南一位爱心人士特地给我们邮寄过来的。以往一进农历腊月门,我们几乎每天都能收到爱心人士从四面八方送来的各种慰问品和新年礼物。过了腊月二十四之后,天天都有人来看我们。有时上午政府刚送来慰问金,下午又有企业送来大礼包,一拨又一拨的人来慰问,让我们感到很温暖……”
过年的伙食像办酒一样丰盛
王金兰是朝阳敬老院的院长,记者采访她时,她正在联系办年货事宜。“你好,是蛋厂吗,明天能给我们敬老院送一些松花蛋来吗?”“你是王师傅吧?后天有空吗?来给我们杀头猪吧。”……坐在办公室里,王金兰照着面前的一份年货清单,挨个打着电话。记者细细瞧了一眼那份年货单:瓜子、年糕、馒头、花生……有几十个品种,非常丰盛。一旁的王金兰告诉记者,朝阳敬老院里现在住着100多位老人,从农历腊月二十九开始,一直到正月初五,食堂每天都要给老人们准备十几样菜,这些菜既要注意荤素搭配,又要适合老年人的饮食习惯,所以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繁琐,而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为了让老人们能够吃好,都会提前订计划、做安排。
据王金兰介绍,虽然敬老院里的经费很紧张,但老人们的伙食标准却从来都未降低过,尤其是春节期间,政府还会专门拨来部分经费用于补贴老人的伙食开支。
徐国安是一位从敬老院成立之时,就已入住在这里的“老人”。记者问他每年春节吃得怎样?老人乐呵呵地说:“就像办酒一样丰盛、热闹!”
在这里过节和家里一样好
体贴细心的服务,舒心愉悦的生活环境,让许多原本并不想在敬老院里过春节的老人,今年也留在了敬老院过春节。陈连祥是车逻镇的“五保户”,以前每到春节前夕,陈大爷的侄子都会准时到敬老院接他回家团圆,可今年,敬老院院长王金兰在统计春节回家过年的人数时,陈大爷却主动提出今年春节不想到侄子家去。
为什么放着回家团圆的机会不回去呢?陈大爷说:“人老了,和晚辈们在一起吃饭总觉得别扭,年轻人爱吃的东西,老年人不适合吃。平常大家又不长期住在一起,互相之间也没有多少话,所以总显得很孤单。敬老院的条件不比一般人家差。不如在敬老院里过年,大家在一起,看看电视,吃吃喝喝,既开心,又没有拘束。”
“从吃到住,敬老院里的工作人员每样都替我们想得周到而细致,除夕夜,我们还能拿到政府发的压岁钱。我们觉得在敬老院里过春节和家里一样好。”同样今年不回家过年的周大爷也满脸含笑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