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创历史新高

2012-02-03 00:00:00    作者:周麟    来源:今日高邮

连续两年超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本报讯 日前从市统计部门传来喜讯:201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449元,比上年净增1624元、增长18.4%,增幅创历史新高,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两年超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广大农民真切地感受到我市实施“新一轮三年倍增,农民人均增收三千元”行动带来的“真金白银”。

2011年,市委、市政府把促进农民增收摆上重要的位置,以实施“新一轮三年倍增,农民人均增收三千元”行动为载体,通过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效农业、加快劳动力转移、引导农民提高经营理财意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措施,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农民收入增长步伐进一步加快。去年,市农业部门通过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新农艺,创新经营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传统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了建国以来首次“八连增”,粮食总产增幅列全省第4位,单产列全省第9位,其中小麦单产428公斤、列全省第3位,连续五年列全省前列;水稻单产610公斤、增幅全省第一。去年6月,李学勇省长在视察三垛小麦高产示范方时,对我市粮食生产给予了高度肯定。

在提升传统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我市还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年新增高效设施农(渔)业面积5.8万亩;新增郭集百万只高邮鸭科技示范园、马棚镇黄四庄园、三垛镇高效设施农业园等多个高效设施农业亮点;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组织141个;流转土地11万亩,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5.41万亩;新增农业“三品”39个、总数达177个。2011年,我市再次被评为“全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先进市”,获得了高效农业建设“四连冠”的殊荣。

农业龙头企业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我市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高邮鸭、扬州鹅、罗氏沼虾、大闸蟹、双黄鸭蛋、优质稻米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势头强劲。去年,全市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扬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居扬州市首位,新增省名牌产品2个。城乡农贸市场检测体系日益健全,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3家。我市还获得“国家级高邮鸭标准化示范县”称号。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扬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新增5亿元,新增利润3000万元,带动农户收入增长15%。

此外,我市认真落实各项扶持创业政策,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引导农民在现代农业和二三产业、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创业,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据统计,去年我市共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万人次以上,新增劳动力转移8037人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职业农民培训1050人次,新增创业农户2610户,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