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5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杨宝权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去年,我市工业经济紧扣转型升级主线,大力实施工业第一方略,在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仍呈现出快速运行的发展态势。据统计数字显示,去年我市全部工业实现产值1320亿元、同比增长30.7%;47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48亿元、同比增长32.7%。
技改投入的大小,是工业项目建设体量和质量的“晴雨表”。去年,我市全部工业投入达223亿元、同比增长33.7%,仅企业购进设备抵税额就达1.82亿元、增长105.1%。这充分表明,企业的技改投入在急剧增长,转型升级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创新型经济对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28.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3.9%;新兴产业产值2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2%。同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新增省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01个。
去年,我市按照传统产业高新化、特色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全力打造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和新型照明器具两个新兴产业和机械电子、电线电缆、纺织服装三个主导产业。去年,全市“两新三主”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55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73.5%。电线电缆产业面对日益加剧的同质化行业竞争,我市众多企业实施错位发展、多元发展战略,从普通电力电缆向水力、井用、矿用、风力、船舰、核用等特种电缆延伸,产业发展态势平稳。去年,电线电缆产业实现产值占规模工业总量的18.1%。特别是龙头企业曙光公司500KV超高压电缆项目的投产,使企业的产值和销售成爆发性增长,全年实现开票销售15亿元,同比增长38.5%。光伏产业作为我市近年来的新兴产业,尽管去年遭遇“寒潮”,但通过转型升级、培育引进,产业从最初的拉晶切片,形成现在的多晶硅、多晶铸锭、拉晶、破方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坩锅、切削液处理产业链式发展。去年全市光伏产业实现规模总量88.9亿元,是发展之初2005年的35.6倍。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通过转型升级,已跃升为我市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尽管去年行业发展遇到困难,但仍实现规模产值117亿元,吸纳近4万人就业,人均工资在3万元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