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创新平台启动新区智慧发展

2012-06-07 00:00:00    作者:韩粉琴 郎建业 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5月19日,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研究开发院常务副院长丛明一行走进城南新区有关企业进行考察,就市政府与其联合共建大连理工大学高邮研究院进行深入探讨,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据悉,高邮研究院拟设在新区,规划面积近千亩,是集科技研发、信息发布、项目孵化、公共配套服务等于一体的科研综合体,将产生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双重效应。

新区党工委书记潘建奇表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智慧发展,也许现阶段二三年内我们看不到成果,但所带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则不是普通招商项目所能比拟的,必将形成新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新区企业都有高校院所作支撑

去年以来,江苏吉信远望船舶设备有限公司先后从大连理工大学引进林焰、于雁云、李树立、吴俊杰、秦品乐等博士团队,进一步加强了公司技术研发实力。其中,林焰团队着力进行船舶设备优化技术的开发,委托李树立、吴俊杰、秦品乐三位博士与公司共同研发一套智能化软件系统,代替过去的人工计算,来控制液压机械制造中产品设计、机构分析、质量检测、成本核算等环节,真正实现智能化管理。该系统研究成功后将使企业产品设计周期缩短60%,经济效益提高28%。2011年,于雁云博士获得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优秀博士人才资助。今年,该公司又新上了天然气驱动液压加气子站项目,预计可新增销售超亿元。

吉信公司2009年6月落户新区,三年时间实现了从年产值500万元到2011年5600万元的飙升,这是科技和人才为吉信插上的腾飞翅膀。

近年,面对企业普遍存在的用工难、用地难、融资难等瓶颈制约,城南经济新区积极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攻关,努力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转型升级的持续动力。新华能石油装备公司与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展石油勘探用井下模拟测调装置的科技攻关,取得重要突破,3项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秦邮蛋品公司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开发“罗氏沼虾即食调理食品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并正式成为江南大学校外水产加工教学实习基地;康宝电器公司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开发高灵敏度的瓦斯传感器,计划应用二氧化钛作为半导体材料,开发气体传感器、物联网传感器等新产品;吉信船舶公司、湖宝水产公司也分别与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开发“转叶式舵机”项目和“低值淡水鱼深加工”项目。

同时,新区积极推动金晖光伏、明晟新能源、云鹏塑业等企业引进新设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导红太阳食品、秦邮蛋品、汉升高分子等企业分别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和扬州市知名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区20多家企业每家都有2至3家甚至更多的高校院所作科技支撑。正因为如此,面对今年不容乐观的宏观经济形势,新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今年1至5月,实现全部工业产值24.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9亿元,工业开票销售5.2亿元,财政收入57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4%、42%、57%、9%。

政府搭建公共平台启动智慧发展

潘建奇说前年他去以色列学习考察,启发很深。为什么一个仅有710万人口、笼罩着战争阴影、没有自然资源的国家建立了那么多的新兴公司?经济奇迹背后是科技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这一股股力量虽然开始微小,但经过以色列众多的科技孵化器培育,不断放大、茁壮成长……

城南新区将建怎样的孵化器?潘建奇坦言,高邮研究院就是新区的新型孵化器。利用这种敞开式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让一个个科研成果在新区就地转化,有利于催生一个个竞争力极强的新产品和一个个新兴产业。

虽然新区目前基础还不是十分强大,但新区人放眼未来,坚定不移地走智慧发展之路。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智慧发展将吸引集聚一批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创新密集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有效提升传统产业,促进转型升级,形成新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与高校院所广泛合作的基础上,新区又积极搭建辐射全市乃至整个扬州的公共科研服务平台。目前市政府已与大连理工大学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新区组建大连理工大学高邮研究院。接下来还将与江南大学、哈尔滨703研究所等密切沟通,集各地科研人才和成果于城南经济新区科技孵化园,在这里实现科技和智慧成果的转化,形成新区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目前,新区正紧锣密鼓地与加拿大客商跟踪洽谈在新区开发建立一个介于二、三产业之间的新兴工业集中区。该项目目前已完成签约注册。

潘建奇满怀信心地说:一旦大连理工大学高邮研究院建立,新区新的平台、新的思路即将形成,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打造精致园区,筑好智慧发展跑道

近日,记者与一位企业界的朋友去新区办事,一路上,外环路、中心大道、兴区路、S237、S333、珠光路等道路宽阔、绿化亮化美化配套、现代化的工厂鳞次栉比,朋友不禁赞叹:“新区基础设施条件真好,环境真美。”

然而,2002年新区成立之初,仅有一条南外环路,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是自甘落后,还是后来居上?潘建奇坦言:“宁愿做一块价格不菲的精致绿豆糕,也不愿做一个低廉的大馒头。”几年来,城南新区人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着力打造精致园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

打造精致园区并非一日之功。从2008年起,城南新区就每年坚持实施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城南新区紧紧围绕新区建设和发展规划,计划投资3亿元,全面推进第五轮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新区加强园区管理,加大拆迁和安置小区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环境,做靓新区发展平台,推动高新项目和重大项目集聚发展。

伴随着一批重要骨干道路的建成和打通,城南新区成为众多“好大优”项目竞相落户的热土,为新区转型发展、智慧发展增添了无穷的后劲。

“核心竞争力——这个特色不能模仿,这个能力无法替代”,这21个镌刻在新区行政中心门厅内的大字,是城南新区人对自身定位的深度理解,更是新区发展的终极追求。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