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5 00:00:00 作者:周麟 来源:今日高邮
——记周山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薛世权
“三夏”时节,周山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薛世权整天忙碌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几次采访都因他工作太忙而无缘见面。12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该镇龙胜村瞿庄组的麦田里见到了薛世权,只见皮肤黝黑、身穿一身迷彩服的他,肩上斜挎着一个军用水壶,正在小麦收割现场忙前跑后。
“这是镇农技服务中心与村里租赁的150亩科技示范田,虽然播种较迟,但由于使用了定量栽培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农业技术,麦子收成不错。”薛世权手捧着一把刚刚收获的麦粒,高兴地告诉记者:“现代农业关键在于推广和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真正把科技变成第一生产力。作为农技推广工作者,就要时刻为农户提供最新的技术和最优的服务。”作为周山镇农业技术的播种人,25年来,薛世权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乐当吃螃蟹第一人
周山镇水稻种植面积达4.2万亩,农民用传统方式种植水稻既费时费力,产量也低,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水稻机插秧技术既省时又省力,而且这种方式栽植的水稻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高,但却难以推广。这项先进的技术为何农民不接受呢?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员,薛世权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说破嘴皮子,不如做出好样子。2002年,薛世权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村民的质疑,在原东风村租赁了30亩田,做起了周山镇水稻机插秧技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年6月10日,采用机插秧技术栽植的秧苗顺利插进大田里。由于机插秧叶龄小,栽到大田后,远看几乎不见一棵秧苗。“我们种了一辈子地,你搞那一套,行不通。”“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下出洋相了吧。”一时,各种闲言碎语随之而来。
面对议论,薛世权不急不躁,而是在稻田管理上下功夫。施肥、治虫、防病……薛世权精心抓住每一个环节。收获季节到了,他请来各村村委会主任以及村民代表到田间进行现场实割实测水稻产量。产量出来了:亩产达1200多斤。而村民们采用传统耕作方式种出的水稻亩产仅1000斤左右。事实胜于雄辩。这下子,大家服气了。
如今,周山镇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应用面积已达2.8万亩。按照亩节本150元计算,仅此一项全镇农户可增收400多万元。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让土地吃上“营养餐”
说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周山镇长宁村村民居永海告诉记者:“以前种地总觉得施肥越多越好,去年采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后,我才知道,这土地和人一样,缺什么补什么才能营养均衡。去年我种了3亩小麦,竟比以前多收了100多公斤的麦子,今年种水稻还按镇农技人员开出的配方‘抓药’。”
“长期以来,农民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普遍,这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近年来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直接影响春耕生产和农民增收。”薛世权告诉记者,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就是诊断土地究竟是‘缺钙’还是‘贫血’,然后对症下药,让土地‘吃上营养餐’。”
2006年,薛世权决定在全镇试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首先,他在各村建起了示范小区,以直观的产量和成本让农民真切地感受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带来的好处。通过试验,他掌握了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统计,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以来,周山镇累计推广应用稻麦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0多万亩,增产粮食48.5万吨,减少不合理施肥量(纯量)77.46吨,增产节支106.1万元,有5000农户享受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80%以上农户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为农民致富插上科技翅膀
“喂,是薛主任吗?我是双河村的居军,最近我家的桂花树叶片大量脱落,能不能派人来帮我诊断一下啊?”采访过程中,薛世权接到了一个电话。
挂了电话,薛世权安排好工作后,迅速骑上摩托车赶往居军家的桂花园,记者也乘车一同前往。到了桂花园,经过现场仔细查看,薛世权很快诊断出桂花树叶片脱落的原因为红蜘蛛吸食植物汁液,造成叶片蜷曲、灰白、枯萎,最终脱落。薛世权建议用温水或肥皂水直接喷洒植物患部。
居军告诉记者:“这次真是多亏了薛主任帮忙。过去不懂技术,靠感觉种植桂花树。现在镇农技服务中心经常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人员还到田头传授经验。”
近年来,周山镇借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水产养殖、有机稻米、特色瓜果蔬菜等现代高效农业,农户们对现代高效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需求十分迫切。为此,薛世权认真查阅资料,精心编写培训教材,并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现场答疑、亲身示范等多种形式,向农户传授科技知识。几年来,他共主持技术讲课21场,受训1500多人次,发放各类农业技术资料1万多份。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对农业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明显增强,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采访中,村民们都感慨地说:“是农技服务中心主任薛世权给我们致富插上了科技‘金翅膀’,有了他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干得更有劲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