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方桂林赴汉留开展“三下三联三交”

2012-06-28 00:00:00    作者:周雷森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28日,市长方桂林赴汉留镇开展“三下三联三交”活动,深入挂钩项目一线现场办公,走访慰问挂钩特困户,并与汉留镇曾钰村的村干部进行座谈,共谋曾钰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方桂林首先来到挂钩联系的安华休闲农庄项目建设现场,详细了解项目相关情况。方桂林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整天生活在城里的人们对农村的田园风光情有独钟,建设休闲农庄前景广阔。他要求项目负责人要开阔眼界,谋划长远,致力打造休闲农庄品牌;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加快项目进度,力争项目早竣工、早见效;要让更多的当地农民到休闲农庄打工,增加他们的收入。就项目负责人反映的问题,方桂林当场表示,将责成有关部门尽快解决。

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一直牵动着市长的心。当天,方桂林前往特困户徐长青家中慰问。徐长青的儿子小蒙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家中为其治病已陆续花去二十多万元,徐长青的妻子患有慢性胰腺炎,治疗费用大部分与亲戚朋友借,家庭条件极其困难。目前,徐长青夫妇在外地打工,小蒙和奶奶在家。

“孙子上几年级了?” “这个学期结束了,考得怎么样?”“有没有给孙子复查?”方桂林向小蒙的奶奶详细询问了小蒙的学习、身体等情况,并送上慰问金。临行前,方桂林反复叮嘱小蒙要好好学习,配合治疗,养好身体;要求镇党委政府以及村里要多关注这一家人,切实帮助徐长青家解决实际困难,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途经曾钰村姜家庄时,方桂林下车,信步观赏姜家庄村庄环境整治取得的成果。看到别致的农家院落掩映在绿树丛中,洁净平坦的乡村水泥路环绕村庄,荷叶在河塘中舒展,方桂林十分高兴。行走过程中,方桂林遇到一些村民,便停下脚步与他们亲切交谈。

走访慰问结束后,方桂林在汉留镇曾钰村村部主持召开座谈会,与村干部进行座谈。

“我就在这个会议室被村民们选为人大代表。大家选了我,是对我的信任。今天,我以一名普通村民的身份与大家一起商量、探讨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解决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大家一起把村里的各项工作做好,让曾钰村的各项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

方桂林坦诚的开场白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干部群众。曾钰村村支部书记姜培高敞开心扉,畅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想法。方桂林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作记录。方桂林语重心长地说:“救助困难群体,发展公益事业,都需要钱,这就需要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曾钰村目前的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引进大项目、好项目,通过‘飞地政策’,享受税收分成;要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要科学合理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区,动员更多的村民集中居住,将整理后的土地进行流转,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获得土地流转费、红利以及工资性收入。”方桂林还鼓励村干部带头致富,以自己先富,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致富。

当听说村里准备成立花木经济合作社,方桂林十分赞同,他说:“只要村里销售的花木质量好、价格合理,我给你们当推销员。”

方桂林高度重视村级“四有一责”建设,他要求曾钰村深入推进“四有一责”建设,不断增加村里收入,不断完善活动阵地。发扬“比学赶超”的精神,齐心协力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将曾钰村建设成为全市的先行村和三星级的“康居乡村”。

“我是曾钰村的村民,过几天我会再来看望大家!”方桂林与村干部们一一握手告别。虽然没有太多的话语,但大家的眼神里却写满了留恋,坚定了求变致富的信心。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