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1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去年,扬州市试点帮扶工作实施以来,支持八桥镇张余村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连栋温室花卉育苗大棚,项目竣工后,出租给扬州盛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高档花卉苗木基地,年租金在30万元以上,使张余村一举脱贫。八桥镇张余村只是扬州试点帮扶薄弱村的一个缩影。去年,我市以集体经营性收入不足5万元的79个经济薄弱村为重点,通过组织实施扬州市试点帮扶、我市“2+1”帮扶和乡镇自行帮扶“三级帮扶”,使经济薄弱村“造血”功能明显增强。截至去年底,重点帮扶的75个薄弱村(撤并后)中,有38个村具备了20万元的收益能力,脱贫率达50.7%。其中扬州试点帮扶的22个村全部具备了20万元以上的收益能力。
去年以来,扬州市有关部门“一对一”挂钩帮扶我市的22个经济薄弱村,以新建标准化厂房和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为主,扬州市财政给予每个村85万元或100万元支持,再由我市和乡镇两级财政分别配套50万元,各村自筹15万元,专项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扬州市及我市财政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扬州市挂钩部门对挂钩的经济薄弱村又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55万元, 22个试点村项目全部完工,新建标准化厂房24640平方米,置换标准化厂房2304平方米,建设高效农业面积700亩,全部具备了20万元以上的收益能力。
与此同时,去年,我市还组织56个机关部门按照“2+1”的方式帮扶28个村,实施“3111”脱贫攻坚项目,即用3年时间投入100万元,兴办1个物业或产业项目,增加村级集体经济10万元;而对剩余的29个经济薄弱村,由我市组织所在乡镇自行帮扶。据统计,我市“3111”脱贫攻坚的28个村,已有10个村项目完工,12个村项目在建或基本完工,其余6个村项目正在落实;乡镇自行帮扶的29个村,9个村项目完工、5个村项目在建、15个村项目正在落实。
今年,我市又抓住扬州市新一轮经济薄弱村帮扶的机遇,将去年未列入帮扶的53个经济薄弱村列入了帮扶范围,向每个村投入200万元(其中扬州市财政投入70万元,我市财政配套50万元,市经济开发区投入80万元)建设物业产业项目。为保障新一轮项目收益的最大化,我市在开发区连片建设了10.6万平方米的科技产业综合用房,全部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培育,全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创业集聚地。目前项目规划设计已经全部就绪,正在建设实施中,预计今年11月底前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