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9 00:00:00 作者:刘定猛 杨晓莉 来源:今日高邮
“在顺达机电有限公司上班,每天工作时间不到8小时,每周休息一天,每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工资。此外,公司还为我们缴纳了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让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对老百姓来说,有保障的生活就是幸福生活。”家住城南经济新区浩芝村王庄组的钱宗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在过去的10年里,我市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目前,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近80万人次,各项社保基金征缴额超过11.5亿元,各类社会保障让老百姓心里越来越踏实。
对于缴纳养老保险的普通职工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退休之后能拿到多少养老金。近年来,我市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已经形成“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约束机制。市委、市政府按照每年10%的增长幅度逐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截至目前,我市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由2002年的5万多人增加到11.3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也从2002年的400多元提高到1441.53元。“去年4月份退休时,我的退休金仅有960元/月;从去年7月份开始,退休金涨到了1080元/月,每月足足涨了120元;今年,我的退休金又涨了,现在每月可以拿到1200多元。我退休才一年多,退休金就涨了两三次,政府真是关心我们老百姓啊!”家住市区的林书香女士开心地说。
10年前,养老保险待遇只限于单位工作人员、企业职工等对象;现在,我市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实现了全覆盖。2007年,省劳动保障厅将我市列为全省首批新型农保制度试点之一;2010年,我市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出台并实施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职工可以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可以缴纳“新农保”,那城镇没有固定工作的居民养老问题又是如何得到解决的呢?2011年7月,我市依据“新农保”相关政策,又出台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市人社局已将这两项制度“合并为一”。截至目前,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3.6万人,领取对象达12.5万人。
即将要过80大寿的老杨开心地说:“别看我年纪大,但身体还很硬朗,这都是托共产党的福。每个月我能拿到70元的‘养老金’、60元独生子女补助,过不了多久,我又可以拿尊老金了。”
实现充分就业,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渠道之一。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多项惠民政策,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和扶持更多的人走上就业创业之路。同时,市人社局还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帮助困难群体、“4050”人群实现就业。据统计,2002年,我市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达2万多人;而近一两年,我市曾一度出现用工紧缺的现象。
10年来,我市社会保障不断健全,全市已形成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为主的制度完善、管理科学、运转高效、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0.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5.6万人,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3万人、8.2万人,参保率均在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