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6 00:00:00 作者:李久强 殷建荣 王道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尽管已是寒冬季节,但驾车行驶在237省道高邮段,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道路两侧的绿化带里,整齐地排列着一棵棵香樟树,如同一个个忠诚的卫士;道路两侧的每一处截坡都铺满了绿色,一个个小型苗圃分布其间,令人心旷神怡。据了解,237省道高邮段全线绿化面积约5800亩,目前已实施近3000亩。这是我市倾力打造绿色交通“生态长廊”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绿色交通“生态长廊”的打造,在交通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到绿化工程与公路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据了解,仅去年一年,我市就投入1亿多元,分别在已建成的333省道高邮湖西段(31.4公里)、237省道高邮段(28.7公里)打造绿色交通“生态长廊”。同时,采取乡镇与部门合作的办法,在省道两侧建成一个个花木苗圃,不仅美化了公路环境,也为今后的公路绿化提供了苗木储备,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据统计,去年,我市在新建的237省道完成绿化投入6000万元,在333、237省道两侧的花木苗圃基地完成投入4300万元。
在实施绿化工程过程中,市交通部门并不仅仅满足于“只要绿了就行”,而是注重向园林式景观方向发展,让“景观”和“生态”成为城区公路绿化的主基调。“我们在实施237省道城区段绿化工程时,采取组团和片植方式,种植了高规格、高质量的乔灌木,并且做到乔灌木与花草的合理搭配,达到四季分明、四季有景的效果。”237省道高邮段项目办副主任潘九松告诉记者,该项目栽植的花木不但有防眩效果,营造了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而且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