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40项民生实事将让百姓更为幸福安康

2014-02-16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2014年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解读

今年的“一号文件”共确定了8个方面、40项民生实事,主要涉及城乡居民增收、社会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就业、医疗等老百姓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这是市委、市政府连续8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关注和改善民生,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将改革与发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于民的执政理念。

积极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关键词:就业

实事一: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推荐就业43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000人,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23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00人。全年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30个。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关键词:技能培训

实事二:全市开展城乡就业职业技能培训6000人以上,其中就业再就业培训160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3500人。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500人次以上。

关键词:工资

实事三:全市职工50人以上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90%以上,职工50人以下企业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合同覆盖率达75%以上,工资集体合同履约率达90%以上,50人以上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达到60%以上。

关键词:创业就业

实事四:全市开展创业培训500人次以上,实现成功创业300人,创业带动就业700人。推介创业项目40个以上,扶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1个以上。全年为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1000万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实事五:创建扬州新农村建设“优美乡村”1个、村级组织能力建设“百强村”5个;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应登记村覆盖面达100%;创建扬州“六有”土地流转示范服务所(中心)3个。

关键词:低收入群体

实事六:全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月人均500元、36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5800元以上。巩固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集中养育的提高到每人每月1463元、社会散居的提高到每人每月880元。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污水

实事七:推进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和老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实施穿心河改造二期截污引流工程及元沟子河、东门大沟等城区河道整治工程。继续推进海潮污水处理厂厂外污水收集系统铺设,新建污水干支管道4.5公里。

关键词:河道整治

实事八:疏浚农村河道200条,完成土方280万立方。新改建小型灌排泵站65座。在盐河西侧、北澄子河与盐河西路交汇处建北澄子河闸站,排涝流量达每秒12立方米。

关键词:造林绿化

实事九:全市新增造林面积1万亩。新增市区绿地54公顷,重点推进重要部位绿化改造、单位增绿透绿等工程。

关键词:减排

实事十:开展新一轮涉铅及“五小”企业专项整治,确保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断面稳定达标,全面完成年度减排目标。

关键词:环保

实事十一:实施“蓝天工程”,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4%,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推进汽车尾气治理、扬尘治理、黑煤燃烧治理等工程建设,定期发布环境质量信息。切实抓好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确保机械化还田100万亩以上。

关键词:卫生

实事十二:全市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5万座。创建扬州市卫生镇1个,省市级卫生村10个。

继续推进区域供水和菜篮子工程

关键词:区域供水

实事十三:实施城区二水厂扩建工程,建设原水输水工程、净水厂工程、配水工程,新增供水规模5万吨/日,实施供水支管网改造50公里。

关键词:菜篮子工程

实事十四:全市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1.6万亩。组织开展种植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畜禽、水产品违法使用添加剂和滥用添加剂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市5家蔬菜基地建立产地准出检测室,并正常开展基地准出监测工作。全市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建设新华、珠湖和东部新区农贸市场。

关键词:药品食品监督

实事十五:全市抽检药品150批、快检300批,基本药物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开展食品生产、流通领域风险监测抽检200批,综合检测合格率90%以上。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农业农村农民

实事十六:加快推进马棚和菱塘-天山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优化村庄用地布局和城乡用地结构,提高村庄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公交

实事十七:建立亏损补贴机制,投运公益性城市公交,启动建设“一站三场”,开通城市公交,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

实事十八:16周岁以上劳动年龄段和养老年龄段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引导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将被征地农民刚性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

实事十九:建设220千伏品祚输变电工程、110千伏观鹤输变电工程,提高水产养殖用电保障能力。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养老

实事二十: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0个,创建省级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3个以上。建成10家以上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并完善运行机制。年底全市机构养老床位数每千名老人达28张。

关键词:医疗

实事二十一: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98%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补贴发放率达99%以上;实行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大病保险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1.99万人,发放基础养老金人数13.8万人,参保覆盖率、基础养老金发放率均达100%。发放国家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卡10万张以上,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市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00元,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财政补助比例不低于80%。实现农村居民健康一卡通。

关键词:残疾人保障

实事二十二: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5个社区(村)康复室。为800名贫困残疾人进行辅助器具适配和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向下肢残疾人免费配发轮椅300辆,为20名听力残疾儿童免费验配安装助听器,开展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200例,为肢体残疾人(成人)免费安装假肢15例,为肢体残疾儿童免费适配矫形器或实施矫治手术5例。免费为200名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帮助200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创建2个省级残疾人文化示范社区,新建残疾人扶贫基地5个,创办残疾人创(就)业基地1个。

关键词:“三无“老人

实事二十三:落实城市“三无”老人供养保障制度,将城市“三无”老人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32元。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在免除基本丧葬服务费的基础上,做好免除骨灰盒费用工作。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

实事二十四:全年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90套,其中公租房(含廉租房)400套、经济适用房90套。

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关键词:后街后巷

实事二十五:实施蝶园路南延、武安路东延和东部新区道路建设工程。对珠湖三村四巷、琵琶二巷、东台巷、傅公巷等30多条后街后巷进行整治、保护,改造烟雨园小区等老小区。对海潮路段、文游中路街面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实施江南明珠苑北侧地块“城中村”改造。实施头闸干渠、穿心河周边地块两个棚户区改造。

关键词:环卫设施

实事二十六:添置可卸式移动垃圾箱50只,压缩式垃圾中转站4个,升级改造背街后巷垃圾厢房500座。城区配套新建12座公共厕所。

关键词:道路照明设施

实事二十七:更换改造通湖路(文游路—中山路)、中山路(通湖路—南门大街)、府前街(东门广场—运堤路)、盂城路(通湖路—邮中北大门)等路段现有道路照明设施。新建机动车停车场4个。

关键词:专业市场

实事二十八:启动东部港口码头和建材、废旧物资集中交易市场规划建设。完善苏中农贸城内部设施建设,引导商贩进场经营。迁建秦邮旧机动车交易市场。

关键词:市容整治

实事二十九:重点开展流动摊点占道经营、阻碍交通、污染环境等问题专项整治,建设摊点疏导区2个。组建南海、北海、高沙园三个社区物业服务中心。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关键词:教育

实事三十:上半年完成实验小学东校区新建工程,并于今年正式启用。实施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三垛镇三垛实验小学,界首镇实验小学、城南新区小学迁建工程,创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

关键词:公共卫生

实事三十一:进行公立医院改革。做好省定20种重大疾病与大病保险制度的有机衔接。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达100%。建成市人民医院东区分院,市中医医院东区分院投入使用。

关键词:计生

实事三十二: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率达95%以上。幸福家庭创建工作覆盖率达90%以上,生殖健康优质服务率达90%以上,优生优育筛查保险覆盖率达100%。

关键词:文化娱乐

实事三十三:建立城乡图书大流通格局。继续组织好周末大舞台、秦邮文化讲坛、新年音乐会等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全年每个乡镇送戏4场,送图书1万元。每个行政村送电影12场。创成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关键词:体育健身

实事三十四:全市100%的行政村体育器材实施提档升级,主城区16个社区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举办好“2014年高邮市全民健身体育节”、“第五届环高邮湖国际自行车越野赛”、“第三届大运河半程马拉松”等群众体育赛事。

关键词:老年人

实事三十五: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修建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

关键词:社会管理

实事三十六:大力推进社会面监控建设,提升科技防范能力。在珠光路、通湖路、海潮路延伸段等城区主干道设置消防栓,规划建设周庄路消防站。

实事三十七:开展信访工作“基层基础提高年”活动,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实事三十八:开展“三项人员”岗位培训3000人以上,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和按期整治率达100%。

实事三十九:推进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每个村(社区)配备1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加强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打造基层法治文化“313”工程。

实事四十:加大城乡和谐社区创建力度。城区、农村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标率分别为80%、70%,探索推行政社互动。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