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桥造好了,就是群众路线!”

2014-03-16 00:00:00    作者:王道 毛振华    来源:今日高邮

本报讯   “等桥造好后,大型机械就能随时下田作业,村里的农民种植、收割庄稼就不会面临‘出行难’的问题。桥造好了,解决了大家的实际问题,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我想这就是群众路线!”11日下午,在甘垛镇北韩村危桥改造现场,该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洪春指着对面一大片农田兴奋地对记者说。

北韩村是甘垛镇的一个经济薄弱村,受条件所限,村民开展农田作业十分不便。“我们村有1225亩农田,通往农田的桥梁都是小桥,有的连三轮车都过不去,更别提收割机、插秧机这类大型机械了。”王洪春告诉记者,北韩村的村民每年种植、收割都是用船将大型农机运往农田进行作业,十分不方便。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启动后,甘垛镇迅速开展“四风”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检修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发放征求意见表1100份、设立意见箱30个,并通过分条线、到村组、入园区、走部门召开座谈会,就全镇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改造危桥,接通农田,使大型农机能随时下田作业,确保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不受影响。”王洪春在镇领导征求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意见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洪春的建议提交上去没多久,镇水务、国土、环保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就来到村里实地勘察,很快施工人员便进村开始施工。看着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王洪春的心里倍感温暖,他说:“镇里决定先投入近10万元改造4座危桥,其余的将在两年内实施完毕,我很满意!现在这座桥有4米宽,承重达到1吨,大家再也不用担心大型农机无法到田作业了。”

“今后路好走了,收庄稼方便了,日子也会越来越好喽!”当地的一位农户李文远也开心地对记者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甘垛镇已经收到1600余条群众意见与建议,并分门别类建立“问题库”。该镇党委书记杨朝友表示,下一步,甘垛镇将继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及时梳理分类,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逐项逐条进行整改,切实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转变党员干部作风,为老百姓解决一批实际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