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1 00:00:00 作者:姚红兰 夏慧 来源:今日高邮
甘垛镇自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立足“勤学真听即改”,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切实把改进作风的成效落实到基层。
勤学勤思,努力从量变到质变
甘垛镇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每周五的集中学习是镇领导班子成员的生活“常态”。
“学习教育容不得投机取巧,不能片面地以为民兴办实事取代学习教育”!镇党委副书记鲍飞琴表示,唯有原原本本学、身体力行学,带着问题学、结合实际学,才能达到思想境界的提升,才能实现从量变向质变的跃升。
该镇从班子成员做起,以上率下,示范带动,集中辅导学、专题交流学、红色教育学、典型引导学、警示教育学、领导宣讲学、个人主动学等,确保学习时间、对象、内容、效果的“四落实”。同时开展“五个一”学习活动,通过向党员干部赠送一本励志书籍,明确每个党员干部撰写一篇有深度的学习心得,组织大学生村官进村入户开展一次农民致富科普知识讲座,组织一次体现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题材的电影巡回播放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一场以“践行群众路线、建设秀美甘垛”报告会。
截至目前,该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已向全镇党员干部赠送书籍1300多册,2个大学生村官宣讲团到村开展科普知识讲座10场次,电影巡回放映16场次,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文章18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全镇党员干部感到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真访真听,俯下身子广纳民意
“走访过程中,只听问题,不听成效;只听意见,不听褒奖”“甘垛发展滞后,说明我们领导班子工作存在问题,我们不怕问题,怕的是‘没问题’!”为此,甘垛镇“打开机关门,走进群众家”,在发现问题中搞活动、受教育。
为使群众无所顾忌,真正敞开心扉,近段时期,镇党委书记杨朝友先后七次利用工作之余只身一人来到驻点荷花村,与群众一道看现状、找问题、听意见,讲愿景。
荷花沈团围庄河淤塞污染严重,村民反映强烈。村民王玉章在与杨朝友座谈中道出了群众的心声,杨朝友记入了“民情日记”。没几日,一台大型挖掘机就进村开展河道清淤,半月后,耗资十万元的清淤工程全面结束,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如今的“秀水河”。王玉章逢人便说:“没想到啊,干部作风转变得这么快,办事效率这么高!”
领导带头听意见,变化亦随之而来:群众对村两委的工作越来越上心,参与面越来越广。截至目前,该镇已征求意见上千人次,经归类整理,重点涉及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社会事业、民生民愿、干部作风等五大类78个方面的问题,并已汇集至“问题库”,责成相关部门形成解决方案,力求解决一个,“销号”一个,现已帮助群众“圆梦”34件。
即知即改,聚焦四风治顽症
“能立即解决的立马解决,暂时不具备条件的排定解决时限,实在不能解决的与村民解释清楚”,甘垛镇党员干部在回应群众关切时掷地有声。转作风即知即改不拖沓;纠正“四风”边查边改不手软;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立说立行全力落实。
横泾集镇离甘垛镇政府所在地较远,骑电瓶车要45分钟左右。根据群众呼声,镇里将原横泾政府大院改造成便民服务中心,设有社保、民政、残联等11个窗口,直接受理群众办理事项,统一带到镇里办好后再送回,实实在在方便了周边群众。
甘垛社区原集镇管理混乱,生活污水横流。新任社区党支部书记3月份上任后,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通过向上争取等途径,先后筹资30多万元改造疏通生活污水管网、推进社区绿化美化,一改过去“无人问、无人管”现象。
围绕机关工作作风不实问题,从机关抓起,从领导做起,该镇研究制定出台《机关干部管理规定》,并由镇纪委牵头,成立督查小组,严肃纪律,严明责任,严格督查。
“领导在盯着看,同志们在埋头干,工作不能不上心!”说这话的乡镇党员干部很多,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愿,我有所为。正如一位党员干部所言:多动“泥腿子”,少耍“嘴皮子”,百姓才能更拥护,根基才能更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