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3 00:00:00 作者:唐以军 许斌 来源:今日高邮
让留守儿童离校不离教 让在外家长离家更安心
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湛认为“共建联办”模式值得全省推广
本报讯 8日,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湛在车逻镇校外教育中心辅导站调研时,对该站免费的教学模式、整洁的学校环境、丰富的活动内容赞不绝口,并被两份“红头文件”吸引。这两份文件印发于上月16日,一份是镇党委成立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一份是镇党委办聘请校外教育辅导站专兼职老师的通知。王湛说,党委发“红头文件”聘请老师,政府出钱让孩子接受免费校外教育,这就是为百姓办实事,就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值得全省推广。据了解,今年暑假期间,该镇416名孩子将在这里接受50天的免费校外教育和各项辅导培训。
车逻镇有436名留守、孤残儿童,由于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节假日期间孩子的生活、学习、安全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2010年,车逻镇党委政府按照省关工委“共建联办”的要求,在原车逻高中校址创立了由镇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文化站和教育关工委共同联办的校外教育中心辅导站,每年拨付3 万元作为辅导站经费。辅导站开设音舞美、书法、文学鉴赏等科目,平时周六周日上午开放,暑寒假全天开放。2013年,该辅导站被省文明办、关工委评为省城乡社区校外教育优秀辅导站。
大人在外务工,孩子在家学习有人问、安全有人管,居民们对镇党委政府这一做法赞不绝口,并希望辅导站扩大活动规模、聘请更多“名师”参与。“群众的要求,孩子们的期盼,我们就要立即办!党委政府对校外教育上心,才能让老师尽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车逻镇党委组织委员、镇关工委主任、辅导站站长肖斌告诉记者,为满足群众需求,今年6月,镇党委召开专门会议,决定将辅导站的经费增加到每年5万元,并对辅导站的师资选聘、工作制度、安全责任、教育内容等进行了认真研究、细心谋划,增设了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配套设施,开设了二胡笛子、美术手工、文学鉴赏、自然探索等15个学习科目。
为了保证师资队伍稳定,镇党委还从全镇党员、骨干老师、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优秀大学生村官中广选“名师”,共聘请了26名在职教师、3名大学生村官、4名“五老”人员,并以党委文件形式行文,给33名老师每人发放了一份“红头文件”聘书。
“以前的聘书就是一个红本子,没有现在的硬正,拿到了这个‘红头文件’,老师们以后评优、晋级、提拔、入党都能优先!既增加了老师的荣誉感,又让大家有干劲。”辅导站戴荣科老师高兴地对记者说。